她的尷尬:

  24歲女孩至今是“黑戶”

  沒法坐火車、單獨租房 男友和她分手

  黃若依出生日期是1996年7月23日,這是母親王某早年告訴她的,她一直記在心里。

  “應該是在南充出生的吧,因為我從小就一直在南充生活。”小依說,自她有記憶開始,就隨母親一直在南充生活。在她記憶里,7歲前沒見過父親。她后來得知,在自己出生前,母親王某就和父親黃某分開了,后來才生下她。

  小依的母親王某是陜西安康市人。小依說,母親當年在廣東遇到父親,但兩人在一起后并未辦結婚證。后來,母親生下了哥哥、姐姐和自己,但3兄妹從小并沒在一起長大。小依說,自己從小跟母親在南充居住,經常更換出租屋,曾上過一學期幼兒園,4歲左右被母親送到位于南充市高坪區東觀鎮的姨婆家。

  “她(小依母親)當時一個人把娃兒送來的,說要出去打工。之后幾年都沒有聯系,也沒有給生活費。”9月17日,小依的姨婆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直到2003年,已經7歲的小依才被母親接走。

  小依記得,當天到姨婆家接自己的,除了母親還有父親。“當時他們和好了,打算一家人去廣東那邊。”小依回憶,她被接到南充后,父親回西充接上哥哥,然后一同乘車前往陜西安康鄉下外婆家,接上在外婆家生活的姐姐。

  “我也是這時才知道我有哥哥,有姐姐,還有外婆。”小依說,一大家人在安康火車站準備乘火車去廣東,但父母發生了爭吵,結果母親獨自帶著自己回南充生活,哥哥、姐姐則跟隨父親離開。

  在小依記憶里,母親經常不在家,也沒送自己上學。其他孩子上學時,自己就去公園、山上、河邊或是醫院等地閑逛。

  不止是學籍,小依甚至至今都沒有自己的戶籍。小依說,因為父親、母親一直沒有給自己上戶,過去24年里,她一直沒有一張屬于自己的的身份證。

  過去20多年,小依一直飽受沒身份證的困擾:無法購票乘坐火車、不能單獨租房,只能跟了解熟悉自己情況的朋友合租,找工作要借用朋友的身份證,無法購買任何社會保險。小依說,自己最怕生一場大病,因為自己沒有購買醫保,而且去醫院看病也需要使用身份證。

  更讓小依鬧心的是,去年,跟她相處多年的男友因她沒戶口一事導致二人分手,“我們感情還是多好的,他(前男友)也知道我的事情,但后來他父母知道我沒有戶口的事情后,堅決不同意我們在一起。”

  其實,為解決戶口問題,小依從7年前就已開始奔波了……

  她的無奈:

  找父親做親子鑒定上戶

  父親“要價”從最初2萬漲到6.6萬

  2012年,小依在網上認識一名江蘇網友,她隨后到江蘇打工。“打工也需要身份證,我就說身份證還在辦,或家里還沒寄來。”小依說,她在江蘇待了兩年時間,自己也曾問過母親辦理身份證的事,但母親最后讓她聯系父親。

  2013年,17歲的小依前往廣州,找到打工的父親,但她沒想到父親卻提出,為其上戶需要給兩萬元。

  小依說,自己當時沒錢,便進了一位老鄉的皮具廠打工湊錢。但剛上班1個月,左手便被機器軋傷,之后回到南充,辦身份證的事也就一直拖著。

  2016年,在南充上班的小依聽朋友說或可通過做親緣鑒定來上戶口,她便與姐姐在四川中信司法鑒定所做了親緣鑒定。紅星新聞記者看到,這份鑒定意見顯示:依據DNA分析結果,不排除姐姐黃××與妹妹黃××來自同一父親。

↑小依和姐姐的親緣鑒定結果顯示,不排除二人來自同一父親。↑小依和姐姐的親緣鑒定結果顯示,不排除二人來自同一父親。

  不過,這份報告并未讓小依辦上戶籍。“派出所民警告訴我,需要提供我跟我父親(黃某)的親子鑒定,才能為我上戶口。”小依說,當她后來湊夠父親提出的2萬元后,父親也回過一次老家,但當時沒有給自己辦理。等到父親回廣州1個月后,父親提出要給5萬元才會為其辦理戶口。再到后來,父親又表示要給6.6萬元,才會配合其做親子鑒定,幫其上戶口。

  “覺得永遠都存不夠錢給父親,讓他幫自己辦戶口。”小依說,她不理解父親為何會這樣。給自己的女兒上戶口,為何一定要拿錢,這難道不是一個父親該做的嗎?

  小依說,父親雖然沒養育過自己,但自己作為女兒沒埋怨過父親。小依說,這幾年自己在南充打工,父親每次到南充來,自己都會陪父親,或帶父親去吃好吃的。今年春節,自己給了父親2000元。此前,父親生病住院,自己也去醫院照顧。小依猜測,可能父親心里懷疑自己不是其親生的,心里面有些抵觸做親子鑒定,但如果做了親子鑒定,不就真相大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