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紅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四川省邛崍市、鹽亭縣、峨眉山市、儀隴縣、九寨溝縣五個縣市獲得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市縣稱號,平昌縣獲得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雷毅介紹,四川在生態示范創建中,始終做好“綠色加法”和“污染減法”,還綠水青山和自然本色。雷毅舉例說,邛崍市將生態底線作為城鎮空間布局必須避讓的基本前提,嚴格落實“三線”管控措施,形成了“六山環抱、九水相擁”的全域生態格局,獲評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鹽亭縣將治城與治氣、治水、治山一體推進,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環境,構建“美麗宜居鹽亭”;峨眉山市建成多彩旅游通道30公里,新植樹木11萬畝,實施“生態搬遷”,有序搬遷群眾4563人,還原景區生態,實現還山于民、還綠于民。

  ▲成都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的林盤 紅星新聞資料圖

  在關注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四川還注重生態價值的轉化。據悉,上述6縣市充分依托本地農業特色和旅游資源優勢,不斷發展壯大生態產業,大多實現了園區就是“景區”,基地就是“錢袋”,普遍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綠色發展道路。例如,峨眉山市將園區變景區、工廠變景點,瞄準高新輕凈,以“一桶水、一瓶酒、一杯茶、一盅湯”為代表的綠色輕凈產業不斷壯大;平昌縣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形成了3個“3+1”生態產業體系,生態產業的經濟優勢充分體現;儀隴縣打造7萬余畝蠶桑基地,通過“栽桑養蠶—桑枝蠶糞轉化為有機肥—有機肥施用于桑園”的模式,實現綠色種養循環,研發培育的七彩蠶繭,書寫了“無印染、有霓裳”的生態制衣故事。

  此外,四川始終堅持生態文明示范創建不僅要“美生態”“興產業”,最終還要“惠百姓”。雷毅介紹說,九寨溝縣堅持創新生態資源管護扶貧機制,實現人均增收1萬余元;儀隴縣大力實施城鄉供水、污水及垃圾處理三個一體化工程,全縣37個鄉鎮、70.5萬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平昌縣利用撂荒地、坡地,實施退耕還林種植青花椒,5年時間建成了青花椒基地35萬畝,僅今年投產的15萬畝產值就達3.6億元,帶動了8萬余農戶增收致富。

  接下來,四川將推進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建設,搭建形成“省級—國家級”的創建梯次,為四川在全國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提供經驗和典型案例。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