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無法貸款了,江先生才終止了轉款。也是此時,他發覺被騙,趕緊報警。
反思
多個環節可以止損,但沒能停下
這起僅涉及“退款100余元”的騙局,為何最終導致受害人損失達50萬余元?對此,江先生做了自我反思和總結。
為何接到陌生電話就信任了對方?
江先生說:首先,花費50多元在網上購買充電頭,確實三四天沒有收到,不過最后證實,因為留存的是姐姐的電話,由于與快遞員溝通不暢,貨物被放到另一家門店,致使個人認為“沒收到”,向快遞公司官方進行了投訴。其次,接到陌生電話的時候,個人不假思索的把投訴的情況與這次“退款電話”聯系到了一起,潛意識選擇了信任對方。
退款變轉款,沒有覺得蹊蹺?
江先生說:由于第一層防線已經崩潰(信任對方),接下來便完全被對方牽著走了。對方聲稱要順利獲得退賠,就必須保證資金流通,否則退賠渠道會鎖死,退賠無法進行。這一說法誘導我進一步相信了對方的轉款說辭;其實,在這個環節就可以避免被騙。
反復轉款和借貸,都沒有產生懷疑?
江先生說:在前期轉款的時候,我已經接到了支付寶方面的機器人來電,提醒可能遭遇電信詐騙,要提高警惕。但是,我不以為然。同時,按理說多次的轉款和貸款也應該發現蹊蹺并停止,從而減少損失,但整個人還是沒有清醒過來,是迷糊的。這與我“信任對方”有關,認為轉再多的錢過去,總能找到快遞公司返還,最終導致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