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
成都經濟社會恢復按下“快進鍵”
成都人喜歡安逸,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真正做起事來,成都人更追求一馬當先。當疫情逐漸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成都開始“戰疫情、促發展”雙線作戰,以奪取“雙勝利”。
成都是全國復工復市最早、秩序活力恢復最好的城市之一。當然,這著實不易。
2月3日,成都在全國特大城市中率先允許企業在滿足防疫條件的前提下復工復產。
3月6日,工業企業全面復工,3月底,建筑業和規上服務業企業全面復工,為經濟社會加快恢復贏得了先機。
許多鉆研城市經濟領域的人對今年4月出爐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印象尤為深刻,因為那是遭遇了一場疫情之下的成績單。成都表現十分亮眼,因為經濟“韌性”十足,能“扛”又能“打”,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45.57億元,比上年同期僅僅下降3.0%。在同期公布了一季度數據的7座新一線城市中,成都的回落幅度最低。
而到了經濟“期中考”,成都GDP增速已回正,以“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98.63億元,同比增長0.6%”的年中成績,位居全國城市第七,并進一步縮小了與第六位蘇州的差距。
能夠在危中育機,仍離不開“人”的韌性與創新。
比如,成都為保障復工復產開展的“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各個建設企業紛紛迎來了一對一“專班”成員。他們把企業的需求列成長長的表格,逐一解決,逐一攻克。
事實上,直到現在,成都仍在嚴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作為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和全省唯一的國際航空入境點,成都市未發生一起聚集性疫情,未發生一起院感事件,未發生一起境外輸入病例引起的關聯病例。
而與此同時,成都積極開拓國際全貨機戰略通道,先后開通19條通達五大洲的“客改貨”航線、穩定運行10條國際全貨航線,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和跨國企業正常經營,國際(地區)直飛客運航線恢復至22條。1-9月,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全國第二;中歐班列開行2991列、同比增長45.6%;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達5231.5億元,增長25.3%……
成都的政策組合拳,加上成都人的一往無前,為經濟社會加快恢復按下了“快進鍵”。
一二三季度,成都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3.0%、3.9%、6.3%,分別高于全國3.8、0.7、1.4個百分點,走出了一條堅強的V字曲線!
奮勇前行
抗疫精神轉化為前進的澎湃動力
或許是經歷了風雨洗禮,成都人更加斗志昂揚了。抗疫精神,轉化成為了前進的澎湃動力,成都的這一年,有了更大的成長與驚喜。
今年上半年,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98.63億元,同比增長0.6%。而到了最近,根據成都市統計局最新公開數據,1-10月,成都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增速高于全國、全省2.3、0.4個百分點,較前三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922.6億元,同比增長24.5%,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成都又收獲了很多新的榮譽。8月,成都在GaWC最新世界城市名冊排名升至全球第59;9月,成都蟬聯“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獎;到了最近,成都又收獲了“最具幸福感城市”12連冠、新時尚之都綜合實力第一的榮譽……
成都人,顯現出更強大的向上的動力與更創新的思維。
比如,成都去年首創性發布的“城市機會清單”,到上個月,成都已累計發布了第八批。
比如,今年3月,成都開創性地宣布,將每月發布100個面向社會、觸摸未來、鏈接應用的新場景和100個硬核支撐、開放兼容、彰顯個性的新產品,今年將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自那以來,成都每月都會進行一場不同主題的“雙千發布會”,從未缺席。
再比如,今年9月8日,《成都市全面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即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3.0版正式出爐,詳細提出24條改革舉措,共有140項改革點。對于營商環境,成都始終有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逐。
更有活力的社會經濟發展,造就了成都人更具幸福感的生活。而我們享受今晨的明媚,始終忘不了背后的這些人。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但正是這些不凡的“凡人”,托起了此刻,這個安定,且朝氣蓬勃的清晨。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