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
“國內工業強省工業化率保持40%以上的時間均超過20年,而四川只保持了2年。”12月3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分組討論上,廣元市委副書記、市長鄒自景拋出一組工業化率的對比數據,引發現場熱議。
全會公報提出,著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經濟承載能力,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多位參會代表表示,未來四川要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產業是核心支撐。其中,要把工業,特別是制造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
談現象:四川工業化進程遠未完成
工業化率是指工業增加值占全部生產總值的比重。這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工業化率達到40%以上、并保持足夠長時間,才意味進入工業化中后期。
從實際發展來看,國內工業強省工業化率保持40%以上的時間均超過20年。很多都是達到60%左右的峰值后,才開始逐漸回落。
“2011年四川工業化率達到40.9%,兩年后就回落到40%以下。”鄒自景說。2019年,全省工業化率為28.7%。其中,制造業比重僅占23.1%,低于全國平均4個百分點。同樣的數據對比,在其他小組討論現場也被提及。
不僅如此,工業發展不足還體現在其他對比數據上。2019年四川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只有1.33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4.4萬億元,兩項數據均只相當于廣東、江蘇等省份的1/3左右,人均產值更低。
從市場主體看,四川還沒有一戶全球500強本土企業、全國500強民營企業數居全國第12位等,也和四川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六的地位不相匹配。
談影響:工業發展不足,也會進而影響農業、服務業發展
“工業發展不足,影響面大。”德陽市委書記靳磊說,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仍是未來一段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但工業發展不足,將直接帶來本地就業不足、人口大量外流等。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全省社會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此外,工業發展不足,也會進而影響農業、服務業發展。
四川農業發展,一直存在“原料強、產品弱”等發展困境。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朱家德說,近年來,四川聚焦強鏈延鏈補鏈,圍繞糧油加工、肉制品加工等重點優勢產業,實施農產品加工提升工程,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目前全省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規模小、分布散等狀況尚沒有徹底轉變,要真正補齊農產品加工短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服務業發展,特別是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也與工業發展程度直接相關。”有與會代表說。
看到問題的同時,參會者們也看到了新的機遇和蘊藏的發展空間。
多位參會代表表示,全會提出的厚植支撐國內大循環的經濟腹地優勢、提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功能,都對做大做強工業、尤其是制造業帶來想象空間。
從發展態勢看,特色優勢產業集聚突破態勢越來越明顯。去年,四川五大支柱產業營業收入超過4萬億元、 占全省規上工業的80.8% (不含軟件服務業),電子信息產業率先突破萬億元。一些市 (州),特色優勢產業也漸成氣候,樂山的多晶硅、雅安的大數據、遂寧的鋰電、攀西的釩鈦等,都形成了特色產業集聚區。
談對策:瞄準集聚化、高階化
未來,如何取得更大突破?全會上,四川在線記者注意到,形成合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向集聚化、高階化邁進,助力推更多產業撞線“萬億級”,成為各方共識。
德陽市委副書記、市長何禮說,德陽要進一步探索整合國機二重、東電、東汽等在川央企的創新資源,爭創國家級的重大裝備創新中心,打造世界級的重大裝備制造基地。
鞏固傳統優勢、塑造新優勢,國資國企也期待能在強鏈、補鏈、延鏈上發揮更強引領、帶動作用。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徐進說,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要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未來五年,將重點圍繞重大戰略、現代產業、優勢企業及企業主業優化國資布局投向。
助力全省培育“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四川能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云表示,“十四五”期間,四川能投要聚焦發展能源化工核心主業,加快發展精細、高端、綠色化工產業,和加大頁巖氣上游勘探開發、下游轉化利用等。
呼吁國資國企進一步向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和關鍵領域、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的同時,川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體斌還建議四川集中力量,掀起 “新川貨”運動,發揮在川國企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頭部企業”,催生更多優質的“四川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