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無論何時,飲食都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精準防控下的成都,煙火氣依舊。
12月12日,位于成都市成華區昭覺寺汽車站附近的便民蔬菜供應點正有序運行。不少市民都想趁著這個周末,為家人準備一桌豐盛的菜肴。
“請戴好口罩,謝謝。”走進便民蔬菜供應點,喇叭里不斷提醒著前來購買食材的顧客做好防疫措施。紅星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多數菜市在佩戴口罩、體溫測量、查看健康碼等措施下,運行有序。
而在從今年初逐漸興起的社區電商,也成為不少人的選擇。“智能取餐柜”也讓外賣行業取餐更加智能。
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
做好防護再“買買買”
12日上午,家住成都市成華區北回歸線的黃女士雖然起了一個大早,當她來到小區樓下的生鮮商店時,已有不少市民在此購買食材。“早上出門時,4歲的女兒還專門提醒我戴好口罩。”想起剛剛女兒的關心,黃女士面帶笑容的告訴記者。
△市民正在社區生鮮商店選購食材
即便沒有女兒的提醒,黃女士也會好好的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成為進入菜市的必要環節。在益民菜市青龍場店,入口處工作人員正在為每一位進入菜市的顧客測量體溫,有時前來購物的市民較多,顧客也在門口處耐心等待。“測量了體溫,大家都放心一點。”前來購物的張先生說。
△益民菜市青龍場店內,商家全部佩戴口罩,秩序井然
走進菜市,不僅前來購物的市民佩戴有口罩,現場的商家也全部佩戴。“我們進入市場前,都需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和檢查健康碼。”銷售肉類的商家告訴記者,做好防疫措施,既是對前來購物的市民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如果沒有佩戴口罩,不僅影響生意,還會讓顧客擔心。此外,市場一切穩定有序。
不僅是益民菜市,記者了解到,如今成都伊藤洋華堂同樣恢復了測量體溫和查驗健康碼的環節。同時,伊藤洋華堂還對員工、供應商健康進行不間斷監測,確保健康上崗,并且對進場貨物做到索證索票、產地溯源。特別是冷鏈商品,完全按照相關部門要求進行進貨,并對接觸人員定期做核酸檢查。商場設施、設備也保持高頻次日常消毒。
網購食材要經過檢測
一社區電商每天100個訂單
近段時間,家住北湖國際城的王先生,每天的食材都是在線上采購。“我一般是頭一天下單,第二天下班后去提取。”王先生說,通過手機下單,食材可以直接送到小區外的門店,就像拿快遞一樣方便。
不僅是年輕人,通過社區電商購物的方式,也被一些年級較大的市民所接受。家住金牛區西錦國際的袁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袁先生說,由于剛剛1歲多的孫女日常由他在照顧,袁先生開始在線上下單購買食材。“有時候女兒、女婿想吃什么,就直接在手機上下單,下班后帶回家中。自己也不用很辛苦的去菜市挑選了。”
在香瀾半島小區內,原本經營著快遞業務的沈先生上線了社區網絡買菜業務。如今,在他的快遞網點上,每天有著100個左右的訂單。“顧客訂購的食材送到門店前,都需要經過防疫檢測。”沈先生說,如今小區增強了防疫措施,整個小區只開了一個進出口,正好就在門店旁邊。運送食材的工作人員在進入小區前,都需要測量體溫、檢查健康碼,保障了安全和秩序。
保溫、消殺二合一
智能取餐柜越來越多
不僅是食材的購買,對于外賣行業,一種更加智能化的取餐模式也正在普遍。記者注意到,如今在成都部分區域的小區和辦公樓,越來越多的智能取餐柜正在被使用。這種取餐柜外觀像具有保溫功能的透明快遞柜,外賣騎手將外賣放入取餐柜中,用戶可憑二維碼等方式前來取餐,雙方可在無接觸的情況下完成配送。
△外賣小哥正在使用智能取餐柜
“我們從今年7月開始投放使用,目前我這邊負責的有47個。”美團配送加盟商,成都泰便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西部大區智能取餐柜業務負責人張燦告訴記者,對比從前快餐放在桌子上,餐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還有掉餐的情況,同時,部分智能取餐柜除了帶保溫功能外還具備紫外線消殺功能,進一步保障了外賣餐品的衛生。
實際上,在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期間,這種配送方式配合小區、醫院等場所,在做好安全物業管理的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便利服務。“無接觸配送”有效降低送取餐過程中的風險。
“目前已在成都各區加投了多臺智能取餐柜。”美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僅本周而言,在成華區就增加了多個智能取餐柜點位,已分布于成華華潤廣場,萬象星座、臺州商人大廈,協信中心,多弗中心等多個區域,更多的智能取餐柜也正在安裝中。
紅星新聞記者 鄧文博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