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承建方運用了無人碾壓、智能灌漿、智能拌合站管理、長距離壩料運輸信息化管理等四大核心技術。“我們通過科技化手段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圈,通過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提供過程趨勢預測,實現工程施工可視化智能管理。”中國水電七局現場負責人表示,科技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建設工地監督管理及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進一步確保了工程優質建設。
以此次大壩填筑才用的無人駕駛碾壓技術為例,該技術采用高精度定位、無線通訊、自動控制、可視化技術和高級控制算法,開發具有高度智能化和無人化的路面機械成套機群施工設備,系成都市水利建設施工中首次應用。
據悉,無人駕駛碾壓技術系統主要包括攤鋪機的3D自動找平和行駛自動引導技術、壓路機的無人駕駛和智能壓實技術、集群聯合施工技術和數字化施工管理平臺開發,實現所有設備的物聯網管理。該技術的應用可將施工效率提高20%,施工成本節約15%,大幅提高施工質量,使施工更安全。
同時,承建方還采取了一套集智能壓力控制、無級配漿、灌漿工藝控制和灌漿成果分析與處理、無線接入云服務器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灌漿系統,以智能“一鍵灌漿”替代傳統的人工灌漿,實現灌漿全過程智能化施工及管理。
此外,為實現恢復植被、改善景觀、保護環境的目的,李家巖水庫大壩實施巖石邊坡植被混凝土綠化工程施工技術,在穩定巖質邊坡上施工錨桿、鋪掛網片,采用專用噴射機,將拌和均勻的種植基材噴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長發育,有效抵抗雨水沖刷保護坡面,同時又有足夠的空隙率和肥力以保證植物生長。
新聞鏈接:
李家巖水庫是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壩址位于成都崇州市懷遠鎮境內,開發任務以城鄉供水為主,并為城市供水提供應急備用水源,兼顧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水庫裝機容量1.84萬千瓦,正常蓄水位763米,總庫容17346萬立方米,相當于108個錦城湖庫容。水庫同時還能提供0.42億立方米應急備用水量,可滿足成都中心城區至少30天、人均70%用水定額的應急水源需求。未來將成為成都新的“放心水缸”和應急備用水源地,為供水安全加上雙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