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實力:規模效應疊加成本優勢,雙主業協同發展
資深投行人士陳曉陽十分關注通威股份,“它的競爭力優勢體現在成本控制上,在同類產品中都做到了業內最低。而且公司擴張的時點選得好,正是下游設備成本剛剛降下來的時候。”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通威股份多晶硅料業務持續發展壯大,至2019年公司硅料產能達8萬噸,全球市場占有率9.5%。
規模效應加上成本優勢,其盈利能力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因此,通威股份先是獲得資本巨頭高瓴資本的重倉,又逢北上資金不斷加倉,形成資金面的合力推升。
記者關注到,盡管光伏板塊對股價提升貢獻最大,但作為一家雙主業的公司,通威股份在農業領域也表現不俗。從其今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看來,農業板塊創造利潤12.65億元,占利潤比例的41.1%,光伏板塊創造利潤17.14億元,占利潤比例的55.68%。
更讓人期待的,是通威股份將光伏發電與現代漁業有機融合,創造出“漁光一體”發展模式,實現了農業和光伏雙料協同發展。
估值是否合理?
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通威股份是否已經處于高位?光伏板塊的天花板在哪兒?
對此,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詣認為,光伏板塊整體估值可能剛剛突破歷史估值區間,而其他中國核心競爭力資產估值在創歷史新高,從這個角度來看估值沒有很大的泡沫。
劉俊邑則認為,通威股份所處的光伏板塊與歷史相比處于相對高位。該板塊過往估值較低,原因之一是產業技術變革尚未完成,另外該行業一直較多依賴政策補貼。而隨著平價上網越來越近,過去的估值折價是否合理,市場需要適應估值體系的調整,建議投資者在回調后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