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2020年12月31日,隨著成宜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正式宣布建成通車,我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8000公里,“十三五”交通建設圓滿收官。
從1990年高速公路破“零”開建以來,30年間,四川高速公路由點成線、織密結網,支撐著四川交通從“蜀道難”邁向“蜀道通”“蜀道暢”。
“8000”意味著什么?
將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進而改變一個地方的區位
自成宜高速開建以來,宜賓市交通運輸局調研員陳堅已往項目施工現場跑了無數次。“這條路直連宜賓和成都,是兩地間最快的高速公路通道。”
盡管已有高鐵以及樂宜、內宜等多條高速公路通達成都,但更便捷的通道,仍為宜賓所渴求——經成宜高速,兩地的車行距離要縮短1小時。對四川來說,這條路是南向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快捷的公路通道,客貨車流經此通道,快速連接成都平原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與鐵路、航空、水運等高效搭配,構成綜合交通運輸。
對于仁沐新高速公路馬邊支線,樂山市馬邊縣交通運輸局的馮建平早就翹首以盼。位于小涼山腹地的馬邊,有豐富的森林資源、20多萬畝茶園和全國排名第四的磷礦產區。在他看來,首條高速公路的到來,將打破交通瓶頸,讓馬邊融入樂山“1小時經濟圈”、成都“3小時經濟圈”。
路的通達,將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快速流動,進而改變一個地方的區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川21個市(州)實現政府所在地高速公路全覆蓋,全省新增11個高速公路通達縣。從“0”到“8000”,四川高速公路從平原走進山區、從盆地爬上高原、從市州下沉到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