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之間將誕生一座“特區”
——展望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之一
編者按
2020年12月30日,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獲批設立,明確規劃范圍為遂寧市和潼南區全域。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設立對遂寧意味著什么?將為遂寧發展帶來哪些新的機遇?遂寧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度解讀,歡迎關注。
在辭舊迎新的歡慶時刻,四川省政府網站公布川渝兩地《關于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復》,這是四川的大事,更是遂寧的喜事。這標志著成渝中部地區將誕生一座全新的“經濟特區”。
眾所周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個重要軟肋就是中部區域缺乏有力支撐,大家一向用“中部塌陷”來作生動的形容。而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助推成渝之間的遂寧、潼南兩地抱團發展,意味著在雙圈中心地帶打造一塊發展高地,中部塌陷問題有望迎刃而解。
主動融入先行一步
整個批復不到800字,但信息量很大。這意味著遂潼兩地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一體化發展將真正先行一步。
喜訊來得很突然,似乎又在意料之中。正如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為了推動遂潼兩地一體化發展,遂寧謀劃早、啟動快。其實,早在2017年,遂潼兩地就正式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遂潼兩地合作持續升溫。在黨中央、國務院剛正式透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信號后,遂寧市委市政府就立馬著力推開一系列工作:推動兩地簽署“1+N”合作協議、制定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重點任務清單;率先開通跨省際公交線路和商務快客;建設毗鄰地區快捷通道;實現景區門票互惠、公交“一卡通”、公積金互認互貸、干部互派掛職。
這一系列“動作”,讓外界看到了遂潼兩地一體化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更看到兩地一體化發展的基礎和優勢。
遂寧,是聯動成渝的發展軸心、毗鄰地區先行區,也是互濟南翼、北翼的中樞紐帶。而潼南地處成渝腹心,是成渝兩地合作發展的門戶和橋頭堡。從這個定位來看,遂潼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除重慶、成都外“第三城”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共建共享共同發展
從批復的總體要求看,遂潼兩地一體化發展的方向很明確:立足成渝、聯動雙城、先行先試、形成典范,推進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機制創新、公共服務等一體化,助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對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形成重要支撐。
如何才能支撐得起來?重點在這里——兩地一體構建“雙中心、三走廊、一園區”空間形態,做大做強遂寧中心城區、潼南中心城區,打造現代產業創新走廊、涪江生態綠色走廊、瓊江鄉村振興走廊,建設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也就是說,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是要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樣板工程,扮演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動發展的門戶樞紐角色。
這意味著該先行區建設,將獲得四川、重慶兩省市層面的統籌支持。
一個經濟大省加上一個直轄市,合力支持兩座城市的一體化發展,這可能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僅憑這一點,遂潼未來也值得期待。
(全媒體記者 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