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標準高規格搶抓進度
儀隴高起點、高標準做好的規劃設計,保持原生態、體現親水性;在項目建設上,堅決不搞商業開發,不搞大型建筑,切實保護好漫灘濕地、水系和生態植被。
2019年12月,作為2020年儀隴“一號工程”的“秀水長灘”濕地公園正式開工建設。

該項目占地2350畝,縱深長7公里,北起林家橋,南至龍神街,延外江修建格賓護岸8公里,順內河堅固駁岸13公里;整治雨污水直排口5處,鋪裝厚重青石園路16公里,精心打造南北入口廣場、紅色經典廣場、海事碼頭和“九牛鎮水”雕像等特色景點。其包括“一帶三節點”,即一條江灘濕地帶(北起林家橋取水口,南至烏木凼碼頭,長約3.4公里,占地41.2公頃),以及北入口廣場、紅色經典廣場、南入口廣場3個節點。
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8.12特大洪水、嘉陵江水位上漲等原因影響,工期出現滯后的情況,施工方每天組織400多名工人、5臺塔吊和10余臺大型機械,分成16個作業面同步推進。施工期間,走進項目施工現場,可見工地“全線開花”,處處機械轟鳴,工人或是在測量地基,或是在澆筑混凝土,或是在安裝模板。施工方采取樣板先行制度,每天早晚召開施工例會,采用人力上足、機械上全、材料提前采購到位、全天施工等措施,確保加快施工進度,如期完成施工任務。

為凸顯厚重大氣的城市氣質,園路的鋪設便顯得格外重要。施工方前往多處考察,最終決定于雅安高山取材,用來鋪路的青石每塊均不低于3000斤。鋪設石板之前,先將一塊塊條形石、異形石按需求進行排版、預安裝,再于取材地進行人工打磨、編號,運回后才用大型機械按排版順序一塊一塊小心翼翼地安裝。僅這一項工程,便耗費了十月之久的時間,工程之浩大、工序之精細,可見一斑。
新年“開張迎客”:市民在此親近山水
2021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秀水長灘”濕地公園,開闊、熱鬧、充滿生氣。陽光灑在湖灘上,暈出一層金色的光。微風拂過,成片的蘆葦隨風擺動。新鮮的空氣里,混著湖水的濕腥氣和泥土的芳香。江面上,成群結隊的水鳥時而俯下身姿悠閑覓食,時而逐水嬉戲……為這幅靜謐的天地平添了幾分野趣!
“項目立足生態基底,融入核心文化,適度開發利用,竣工后,將成為融合生態、文化、休閑功能的特色濕地公園,同時,濕地具有分蓄滯洪能力,能削減初期雨水污染,改善流經水體水質,增加城市綠色開放空間,塑造山水生態城市新形象,奠定城市永續發展。”儀隴縣住建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未來,這里將是一條“秀水長灘”風光帶。

水系設計方面,項目保留了嘉陵江邊固定岸線,適度加固和整理。按照河湖連通的要求,引入嘉陵江江水,形成縱橫交錯的內部水系,提高水系流動自凈能力。水文安全,根據不同水位風險等級,構建適應不同水位的彈性景觀,設置水位預警系統,保證游客安全。最終形成溪、河、塘、堤、島、灘相互結合的水系,構建多樣的親水空間。
同時,濕地公園配套城市家具、公廁,完善照明設計,并將德文化、碼頭文化等融入其中;濕地還將安裝防洪預警系統、水位警示牌、水位警示器、在線水位監測預警系統,最終形成配套完善、文化豐富、生態安全的休閑江灘濕地公園。

近年來,儀隴縣以建設“現代濱江山水園林城市”為定位,堅持把“城中的山、嘉陵江的水、城市的綠”作為彰顯城市品位的核心。緊緊圍繞“把儀隴縣城建成嘉陵江畔最宜居、最美麗的綠色之都、生態家園”的總體目標,按照“現代化城市風貌、生態化城市環境、個性化城市形象”的建設標準,該縣規劃建設城市公園12個、綠地面積2063.4公頃,全力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生態綠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