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并措  保障2021屆畢業生就業

  “慢就業”現象在國外已非常普遍,甚至產生了一個專屬名詞“一年空窗期”,即畢業后選擇休息一年,再選擇繼續深造或者就業方向。

  為何2020屆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普遍?

  杜彬表示,雖然存在部分學生考研作為暫時“避風港”的情況,但大部分學生考研是因為社會用人對文憑層次要求越來越高,學歷仍是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敲門磚”。但該校大數據、農業科技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十分搶手,沿海發達地區的新興企業仍有巨大的用人需求。據了解,該校今年計劃新增10余個專業,為新興企業培養急需人才,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各高校自主創業情況)

  在成都理工大學招生就業處負責人看來,“二戰”公務員和國企、事業單位學生比例明顯增加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型企業經營困難,出現降薪或者裁員等情況,部分學生更加向往相對穩定的工作崗位,例如公務員和國企、事業單位職員。另一方面,國家增大了公務員、選調生等崗位招聘單位,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為保證2020屆畢業生充分和高質量就業,四川各高校推出了不少就業創業工作舉措。

  成都理工大學采取“線上申請,快遞寄送”等方式為畢業生提供“無接觸”日常就業服務。四川農業大學積極推進校地聯動,開展人才推介宣講會。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建立了重點學生就業工作臺賬,準確掌握湖北籍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畢業生等重點學生的動向,制定“一生一策”方案。

  未來如何推動畢業生就業工作?

  記者從近日在成都舉行的2021屆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上獲悉,為積極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四川將——

  積極拓展政策性崗位,促進研究生、專升本等各類升學與就業工作有序銜接。

  努力推動市場化就業,緊扣“十四五”規劃、國家重點發展戰略等,推動拓展新興領域就業空間。

  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就業創業“雙百”導師團作用,加強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

  推進就業工作綜合評價,嚴格實施就業核查,納入各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指責評價等考核。

  切實加強就業工作保障,按照1:500的比例配齊配強校級專職就業工作人員,定期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學生和家長的就業心態也是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重要環節

  張陽表示,畢業生和家長不能僅著眼于目前用人單位的薪酬或社會評價,應用發展的眼光選擇用人單位,例如用人單位的平臺效應等,為學生長遠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數據整理:梁慶 羅會

  數據呈現:陳昶 梁慶 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