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末,我省A股上市公司136家,總市值超3萬億元,數量、市值均排名全國第八位;個股平均市值226億元,排名全國第4位

  ●將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納入我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

  1月10日,省政府印發《關于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實施意見》,明確我省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總體要求、實施路徑和具體任務。

  《實施意見》有哪些突出特點?在為上市公司打通入口、暢通出口方面有哪些舉措?針對這些問題,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四川證監局相關負責人接受了記者采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姣

  個股平均市值位居全國第四

  問:我省上市公司的總體情況怎樣,在全國的排位如何?

  答:截至2020年末,我省A股上市公司136家,總市值超3萬億元,數量、市值均排名全國第八位;個股平均市值226億元,排名全國第4位。

  問:當前,我省上市公司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答:136家上市公司數量不到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的1%,2020年前三季度卻貢獻了相當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成的利潤總額(扣除金融業),上市公司已成四川經濟“基本盤”。

  但同時要看到,我省上市公司還存在一些問題。從整體看,上市公司經濟證券化率與東南沿海發達省份存在差距;行業結構有待優化,戰略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占比不高;地區分布不均衡,部分市州還沒有上市企業。從個體看,一些公司盈利能力不強,成長性不足,用好資本市場功能的意識和能力不夠;少數公司存在大股東盲目加杠桿、公司治理不夠完善等問題。

  做實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

  問:《實施意見》在做大上市公司增量、做優上市公司存量方面提出很多工作舉措,能否介紹一下?

  答:做大增量方面,扎實開展上市培育。深入實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動計劃,做實四川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并根據企業的行業、規模、財務等情況,結合企業意愿,將入庫企業擇優分類歸入五個“100家”企業庫,邀請相關專家、金融顧問對企業進行針對性專題化培訓。

  做優存量方面,發揮上市公司產業引領作用。支持上市公司通過資產重組、收購和分拆上市等方式,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開展資源整合,做優做強。支持上市公司穩妥有序開展境外并購,打造行業龍頭企業。

  問:“五千五百”上市行動計劃,自2017年實施以來成效如何?

  答:2020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和過會待注冊、發行企業突破20家。其中,首發和重新上市公司11家,創近五年新高。我省IPO在審企業24家,輔導備案56家。納入四川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企業207家,從中擇優進入重點培育企業129家,其中73%的入庫企業計劃赴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

  加大國有企業上市培育

  問:目前,我省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抓上市后備企業培育。修訂《四川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管理辦法》,推動符合四川產業政策和產業優勢,具有核心技術、富有創造力的優質企業申請進入后備企業庫培育。

  二是提升國有上市公司質量。推動上市公司通過公開增發、定增、配股等股權融資方式快速籌集資本,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推進上市公司并購重組。

  三是建立協作機制,合力推動上市公司重大問題解決。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與四川證監局、地方政府、滬深交易所簽訂協議,密切合作推動企業上市、發債,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明確各自的責任義務,建立信息通報、風險提示及處置機制。

  問:我省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將如何提高自身質量?

  答:將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納入我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支持符合條件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發揮證券市場價格、估值、資產評估結果在國有資產交易定價中的作用。

  問: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要把好“入口”和暢通“出口”。對此,《實施意見》提出哪些舉措?

  答:把好“入口”,為市場引入源頭活水。深入實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動計劃,推動規模以上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給予改制企業“一戶一策”指導,支持企業加快改制步伐。動態篩選符合產業政策、主營業務突出、競爭能力較強的企業進入全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分層次、分行業、分梯隊提供政策支持和融資對接服務,提升入庫企業培育“含金量”。暢通“出口”,著力確保上市公司退出平穩有序。穩妥推動多元化退出,暢通主動退市、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