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碧紅
2020年四川外貿進、出口同步快速增長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1月20日,記者從成都海關舉行的2021年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081.9億元,規模位列全國第8,較2019年同比增長19%,增速位列全國第2。
其中,出口4654.3億元,增長19.2%;進口3427.6億元,增長18.8%。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長1.9%,其中出口增長4%,進口下降0.7%。

“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外貿發展表現出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成都海關統計分析處處長潘旭東表示。
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透露,過去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于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在全國“一盤棋”中
四川外貿增速
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梯隊行列
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究竟有哪些優異表現
對此,潘旭東分析認為
2020四川外貿進出口
呈現出以下七大特點
▼
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貿易帶來嚴重沖擊,四川外貿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明顯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全省外貿進出口實現了快速回穩、持續向好,自3月以來,進出口單月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同比增速為19%。
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
2020年,美國、東盟、歐盟(不含英國)、中國臺灣和日本為四川前5大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值占同期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的71.5%,其中對美國進出口1719.8億元,增長13.5%;東盟1568億元,增長16.8%;歐盟1528.9億元,增長27.4%;我國臺灣地區505.3億元,增長20.4%;日本454.8億元,增長18.1%。
此外,四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454.9億元,增長24%,占30.4%。
加工貿易比重上升
2020年,四川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5130.2億元,增長24.8%,占63.5%,與2019年相比提升2.9個百分點;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682.8億元,下降6%,占20.8%。
外商投資企業及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
2020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719.8億元,增長25.3%,占70.8%,與2019年相比提升3.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1843.3億元,增長12%,占22.8%;國有企業進出口513.6億元,下降9.2%,占6.4%。
成都保持“領頭羊”地位
2020年,成都實現進出口7154.2億元,增長22.4%,占88.5%。此外,進出口值排名第2至4位的分別為綿陽(216.3億元)、宜賓(183億元)和德陽(116.4億元)。
機電產品占進出口主導地位
2020年,四川出口機電產品4082.4億元,增長27.5%,占同期四川外貿出口總值的87.7%,其中集成電路970.2億元,增長17.8%;筆記本電腦1116.8億元,增長29%;平板電腦788.3億元,增長49%。此外,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202.9億元,下降17.5%,占同期四川外貿出口總值的4.4%;出口農產品44.9億元,下降9.9%。
2020年,四川進口機電產品3097.1億元,增長23.2%,占同期四川外貿進口總值的90.4%,其中集成電路2220.9億元,增長30.4%。此外,進口農產品57.5億元,增長1.5%。
綜保區“穩定器”作用發揮明顯
2020年,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5491.7億元,增長26.8%,占68%,其中出口2995.1億元,增長25.4%;進口2496.6億元,增長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