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

  去年,在疫情背景下,四川確保了大宗農產品有效供給。這些農產品質量如何?1月19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及投入品安全情況新聞發布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給出答案:大宗農產品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99.3%,位居全國前列。

  高合格率的背后,是四川全年常態化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以及持續做好飼料獸藥監管。

  農產品質量監管方面,重點構建“從田間到舌尖”的監管網絡。日常監測檢查,去年全省累計組織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定量抽檢各類農產品樣品11.32萬批次,并組織例行監測、專項監測、監督抽查、縣域監測和飛行檢查“五項監測”。同時,四川先后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春雷”、“利劍”行動,劍指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統計顯示,去年全省共檢查主體23.9萬家次,查辦案件1415件。

  而聚焦農產品生產環節,去年四川率先在全國印發實施方案,推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目前,全川已累計開具合格證2051萬張。此外,四川還探索建立了農產品生產主體質量安全“重點監控名單”和“黑名單”制度,構建失信受損的約束機制。據了解,近期四川即將公布一批納入“兩個名單”的生產主體,以加大聯合懲戒力度。

  質量護航,四川農產品品牌建設再上一層樓。目前,全省“三品一標”農產品累計達5729個,18個產品列入受歐盟保護地理標志產品,居全國第一。

  飼料獸藥方面,去年四川共監督抽檢飼料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飼料樣品1590批次,合格1570批次,合格率98.7%,并開展混合型飼料添加劑、植物提取物風險監測116批(次)。獸藥領域,全年共監督抽檢獸藥生產、經營、使用環節樣品658批(次),合格646批(次),合格率98.2%,而開展風險監測合格率則達100%。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四川將繼續壓實有關部門、主體責任,強化監測力度等,以守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