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楊藝茂 郭靜雯 文/圖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間基本建成文化強省旅游強省。
“十四五”篇章開啟,未來五年,四川文化旅游發展將從哪些方面著力?1月19日,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長會議給出了答案。

記者從會上獲悉,全省將從優化全省文旅發展布局、加大高質量文化供給、推動旅游產品結構調整、深化文旅融合、推進文化旅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五方面著力。
其中包括,將持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與重慶在項目建設、線路設計、宣傳推介、品牌打造、公共服務等方面深度合作,用力打造大九寨、大峨眉、大熊貓、大香格里拉、大貢嘎、大竹海、大灌區、大蜀道、大遺址、大草原等“十大文旅精品”,努力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打造新型鄉村文化藝術IP,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全過程、融入文化和旅游工作各環節各方面,以數字文化產業為重點,打造“百千萬”傳統節日重大群眾文化活動等特色品牌,加大古蜀文明、巴文化等考古發掘、研究、闡釋力度,加強文物、古籍、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保護、利用。
旅游是典型的幸福產業,那么產業發展如何及時調整戰略步伐?
會上介紹,優化旅游產品結構不可忽視,“十四五”期間我省還將大力發展度假旅游、康養旅游、研學旅游等業態,促進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提檔升級,推動傳統觀光游向觀光游與體驗游、度假游、健康游并重轉變,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層次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產品、旅游線路,深化“互聯網+旅游”,支持旅游景區、度假區等開發建設智能化旅游服務系統,開展系列“天府旅游名牌”建設,評選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鎮、名村、名宿、名導,推選一批天府旅游名品、美食等。
同時,要注重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使旅游成為傳播科學知識和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謀劃實施一批文化和旅游領域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培育一批文旅龍頭企業,建設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園區,做優一批文旅精品景區,做強一批藝術團體,發展夜間文旅經濟,擴大本地消費,大力恢復和發展入境旅游。
此外,還將推進文旅公共服務標準化、智慧化、便利化建設,采用剛性管控和柔性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落實旅游經營場所、設施、產品、服務等安全標準,守住生態安全底線、文物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