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

  1月21日,四川大學啟動“創新2035”五大先導計劃,包括物質結構透明計劃、未來醫學港灣計劃、天地一體與生態演化計劃、信息軟件與底層算法計劃、文明互鑒與全球治理研究計劃。這五大計劃分別圍繞物質與能源、生命與健康、生態與環境、信息與軟件、文明與治理等五大領域,以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為牽引,謀劃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和大科學裝置,及時對接國家重大計劃和成渝地區建設科技創新高地的重大機遇,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與學科集群的創新發展,產生一批“從0到1”的原創成果,推動川大優勢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為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川大力量。為此,川大聘請了學校多位兩院院士和文科杰出教授作為該計劃的首席科學家。

  物質結構透明計劃。亮點:通過各種射線輻照對物質內部微細結構的清晰觀測和準確解析,類似對人體的高清透視。

  未來醫學港灣計劃。亮點:結合未來10-15年新醫學的發展趨勢,與成都市在成都東部新區三岔湖畔共建醫教研一體化的未來醫學城。

  天地一體與生態演化計劃。亮點:研究天地人各要素間相互映射和演化機制,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保障。

  信息軟件與底層算法計劃。亮點: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未來各國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軟件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底層數理算法和軟件架構設計是大型工業軟件的關鍵。聚焦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及集成、底層數理算法與軟件架構設計,提升大型工業軟件的自主創新和自主可控能力。

  文明互鑒與全球治理研究計劃。亮點:通過世界不同文明之間加強交流、相互借鑒,更加堅定我國的文化自信,加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推動中華文明偉大復興,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闡釋與戰略實踐的川大方案,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據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先導計劃,四川大學將組建多學科跨學院團隊,對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計劃和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規劃,爭取國家支持;對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和四川省、成都市“十四五”規劃和地方,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對接教育部和四川大學雙一流建設發展規劃,從人才、經費、條件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保障。

  四川大學為什么制定“先導計劃”?其中有哪些特色?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沈彬常務副主任、社會科學研究處傅其林處長、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劉超院長就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您談談學校為什么要制訂先導計劃,確定這幾個先導計劃是基于什么考慮?

  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將科技創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其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川大作為高水平綜合性大學要有自己的擔當,要做頂天立地的真科研、真貢獻,在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中提出川大方案、發布川大指南、做出川大貢獻。同時,面對新一期雙一流建設,川大如何實現更高質量、更快速度的發展,如何進一步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探索出一條在我國西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在這一大背景下,按照“創新引領,布局十四五、展望十五年”的總體思路,在制定學校“十四五”規劃中率先啟動“創新2035”五個先導計劃。

  這五大“先導計劃”圍繞物質與能源、生命與健康、生態與環境、信息與軟件、文明與治理五大領域,都是以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為牽引提出來的,而且都是很有前期基礎的,不僅有優勢學科和學科群的基礎、有優勢科研的基礎、有優秀人才和團隊的基礎,還有與省市區前期深入對接、良好合作的基礎。

  問:“先導計劃”實施后將對四川大學的學科布局、雙一流建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和促進?

  答:通過這五大先導計劃的啟動實施,以高能級創新平臺和大科學裝置建設為抓手,打破傳統單一學科、單一學院的建設發展模式,更有利于匯聚更多的高端人才,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與學科集群的創新發展,形成具有引領性的研究方向,產生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推動學校優勢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加快雙一流建設。

  問:五大計劃中有一個名字很有趣的計劃叫做“物質結構透明計劃”,能否比較通俗的解釋一下這一計劃含義?

  答:物質、信息與能量構成了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資源。人類一直在采用各種手段和工具探索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內部發展演化機理以創制新材料。四川大學材料領域研究量大、面廣,尤其是在高分子材料、生物醫學材料、先進功能材料等方面有明顯特色和優勢。發展新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物質結構、研究創制新型材料和新型器件等是我們的主要研究任務。物質結構透明是指通過各種射線輻照對物質內部微細結構的清晰觀測和準確解析,類似CT、超聲、X射線等對人體的高清透視,這就是該計劃的基本內涵。

  問:作為四川大學的名片,華西醫學一直備受關注。五大先導計劃中未來醫學港灣計劃有什么特點?對于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下一步的學科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答:未來醫學港灣計劃是四川大學結合未來10-15年新醫學的發展趨勢,聚焦創新藥物、生物材料、高端醫療器械、精準醫學等四大醫學研究方向,構建我國獨具特色、有望世界領先的高原醫學、災害醫學、深地醫學等三大醫學學科,重點建設高原病醫學中心、移植再生中心、血液腫瘤中心、感染性疾病中心、代謝性疾病中心、緊急醫學救援中心6個特色臨床醫學中心。

  在這個醫學港灣計劃中,成都東部新區將投資100億建設醫教研一體化的未來醫學城,而成都高新區則將投資建設P3/P4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重離子腫瘤治療中心等。結合以上平臺建設,基于魏于全院士在生物治療創新藥物領域以及華西醫學的綜合優勢,四川大學將全力打造綜合性國家醫學中心,推進華西醫學率先整體邁進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