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區帶孫子,有沒有覺得哪里不方便?”“希望小區增加什么設施?”1月19日上午,在德陽經開區旌東街道樂安社區東汽馨苑小區,業委會成員正在向居民搜集意見,隨后將向“東汽馨苑小區美化提質”項目的社區規劃師反饋。
去年6月,省自然資源廳辦公室下發通知,確定自貢市、德陽市、遂寧市為推行社區規劃師制度試點地區。經過多部門近半年籌備,日前,“東汽馨苑小區美化提質”項目率先在德陽啟動,3名社區規劃師正式上崗。
為何從東汽馨苑小區“試水”?社區規劃師如何應對小區改造難題?□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余如波
“環境亂、人員雜、管理難”萬人小區改造需求多
日前,德陽市首批社區規劃師聘任儀式暨旌東街道項目發布會在旌東街道辦舉行,12名專業人士受聘為德陽市首批社區規劃師。
作為試點街道,旌東街道同時發布了社區陣地升級、老舊小區改造等38個項目。德陽市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王晉和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段曉鵑、昝佳利,作為社區規劃師率先推進“東汽馨苑小區美化提質”項目。
為何選擇東汽馨苑小區?旌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曾立道出緣由。
東汽馨苑小區居民主要為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的職工和家屬,是目前德陽最大的居民小區,常住人口4000多戶、近1.4萬人。如今,小區設計配套上的不完善日益顯現。“小區50%以上是老年人和兒童,休閑娛樂場地、設施不足,綠化樹種也比較凌亂,雜草叢生。”曾立說。
68歲的胥懷君曾是東汽馨苑小區業委會成員。他認為,單靠業委會和居民的力量改造小區,“思路不統一,風格不統一”,缺少系統性和專業性,小區仍面臨“環境亂、人員雜、管理難”等問題。
此外,文化建設也缺乏亮點。“目前已有黨建、法治等內容,但沒有體現東汽自身的特色。”胥懷君希望社區規劃師在項目推進中,突出以三線建設、抗震救災等為代表的“東汽精神”,潛移默化增強小區精神內涵和居民凝聚力。
功能優先還是景觀優先?滿足“一老一小”成共識
“一定要以共建共治為理念,深入現場踏勘,與居民深度交流,打成一片。”王晉介紹,項目啟動后,社區規劃師數次到小區實地調研,還到東汽廠史展覽館參觀。“我們準備對小區進行整體性‘微更新’,在軸線景觀上融入‘東汽精神’。”王晉希望用一種“軟植入”的方式,讓東汽精神和小區更好地產生聯系。
不過,隨后在樂安社區居委會舉行的討論會上,這一方向卻遭到質疑。“業主訴求涉及小區各個方面,但項目預算有限,難以覆蓋所有點位,兼顧功能性和景觀性。”段曉鵑說。幾番爭論后,社區規劃師、業主方等達成共識:首先滿足“一老一小”的功能需求。
1月14日下午,一行人又來到東汽馨苑小區考察。“根據功能性定位,初步確定重點打造節點。”段曉鵑說,暫定為大棚、長廊設計遮擋方案,讓夏季、冬季使用時更加舒適;對閑置露天羽毛球場重新規劃空間,添置老人、兒童活動器材。她還建議,梳理小區整體植被,改變目前凌亂的視覺感受。
“當然,具體方案還要與業主等方面進一步研究。”段曉鵑說,社區規劃師將反復討論、修改方案,敲定后出具施工圖,直至最終實施完成。
“最好的結果是,通過此次樣板性改造,撬動業委會、企業、政府部門持續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改善東汽馨苑小區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獲得感。”曾立說,希望項目形成成果、作出示范,探索可以復制推廣的城市基層治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