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有網(wǎng)友爆料稱,在四川汶川縣映秀鎮(zhèn)映秀震中遺址,有幾名游客在參觀過程中不停說笑。導游看到后怒懟:“請文明祭奠,如果再笑請你出去!”從爆料視頻可以看到,這幾名游客在參觀汶川地震遺址時,頻頻發(fā)出嬉笑聲,導游幾次勸說無果,終于“發(fā)飆”警告。(1月26日《新京報》)

  眾所周知,汶川地震遺址是為了紀念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死難者和傷殘者而建立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紀念、悼念和祭奠死難者,也是為了撫慰傷殘者。

  而游客參觀汶川地震遺址,這不僅僅只是一次參觀,一次游覽,除了對死難者的一種紀念、悼念和祭奠,更是對生命的一種敬畏和尊重。而且,參觀地震遺址也不同于參觀游覽風景名勝。參觀游覽景點,是一種休閑,一種放松,游客完全可以一路賞景一路嬉笑。但地震遺址畢竟不是風景名勝,如果游客還是把它與景點“一視同仁”,既有說有笑,又打打鬧鬧,這顯然不合時宜,不合場所。這也難怪導游會怒懟這幾位“嬉笑”游客了。

  按說,這幾位“嬉笑”的游客都是成年人了,他們理應知曉在地震遺址“嬉笑”后果的嚴重性,這既是極不文明的一種表現(xiàn),更是對死難者和傷殘者極不敬畏、不尊重的一種體現(xiàn)。可以說,在地震遺址“嬉笑”,不僅丟掉了素養(yǎng)、文明和公德心,同時也丟掉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因此,筆者以為,對這種在地震遺址“嬉笑”的“惡行為”,不能止于導游的“怒懟”,而應將其打入“旅游黑名單”,讓其為自己的“惡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旅游部門應盡快查實“嬉笑者”的真實身份,除了必要的教育和警示之外,還應毫不客氣地將他們列入“旅游黑名單”,使其在任何景區(qū)、任何展館都會受到“一時不文明,處處不歡迎”的嚴厲懲處,而將他們徹底踢出“旅游圈”之外。

  當然,當?shù)氐卣疬z址管理處也應及時填補“管理疏漏”,應加大對參觀游覽者必要的禮儀宣傳和教育,不妨通過電子屏、參觀須知等有效途徑,讓每一位前來參觀游覽的游客都知曉該如何莊嚴肅穆地參觀游覽,該怎樣敬畏生命,從而自覺做到文明參觀,文明游覽。

  但愿通過參觀地震遺址“嬉笑”被怒懟這一事例,能警示更多的游客在外出參觀游覽時,首先要分清場合和地點,切忌在參觀游覽地震遺址這樣莊嚴肅穆的場所也“嬉笑”,甚至“打鬧”,否則,到時真的被打入“旅游黑名單”,那可就后悔晚矣!(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