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法》第十六條規定:行業協會不得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從事禁止的壟斷行為。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卓創資訊水泥分析師王琦對界面新聞記者介紹稱,上述六家企業均為當地的大型水泥生產企業,水泥熟料產能總和超過四川省的一半。

  水泥熟料是以石灰石、粘土等原材料,按照適當比例配比成生料,燒至部分或全部熔融,經冷卻而成的產品,是水泥的半成品。

  某資深水泥行業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四川、重慶等地水泥的原料價格波動較大,水泥產品價格波動也很大、調價更為頻繁,貴陽和昆明等地價格波動相對較小。

  “作為水泥行業下游的混凝土攪拌站,很難及時將當地水泥價格變化傳導至施工單位,對水泥廠商頻頻漲價的行為多有不滿,”上述分析人士表示,“部分水泥廠商在本身利潤可觀的情況下仍選擇漲價,可能遭到了下游混凝土攪拌站的舉報。”

  水泥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該行業發展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行業緊密相關,周期性發展規律明顯。

  近年來,水泥行業高景氣度持續,各行業龍頭業績也持續保持高增長。

  水泥行業前三甲上市企業,分別為中國建材(03323.HK)、海螺水泥(600585.SH/00914.HK)和冀東水泥(000401.SH)。2019年,這三大企業的凈利潤均實現了較高增長率。

  2020年,在疫情的打擊下,多數行業陷入營收減少或虧損的境地,水泥行業巨頭業績整體較為平穩。

  2020年前三季度,海螺水泥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47.19億元,同比增長3.79%;中國建材實現凈利潤116.26億元,同比增長11.8%;冀東水泥實現凈利潤20.94億元,同比減少15.96%。

  冀東水泥預計,2020年公司實現盈利28.2-29.2億元,同比增長4.42%-8.12%。

  界面新聞自卓創資訊獲取的價格信息顯示,2015年和2016年,P.O 42.5散裝水泥全國年均價均在270元/噸左右,到2020年價格已漲至了435.68元/噸,增幅在六成以上。

  此前,也有水泥企業因壟斷行為被罰。

  2014年,吉林亞泰集團水泥銷售有限公司、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冀東水泥吉林有限責任公司三家水泥企業因協商約定水泥價格、實時價格壟斷,被處以總額超1.14億元的罰款。

  今年1月22日,根據市場舉報,國家市場監督總局依法對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涉嫌組織部分玻璃企業達成壟斷協議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對包括玻璃、水泥在內的行業協會進行反壟斷處罰,體現的是《反壟斷法》回應社會關切問題、監管民眾重點關注行業的一個執法思路。”鐘剛表示,自《反壟斷法》制定以來,行業協會一直是該法的一個重要關注對象。

  公開信息顯示,近年來,包括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杭州富陽區造紙協會、多地的保險行業協會等均因涉嫌壟斷而遭到處罰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