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記者 羅敏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記者1月26日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秉著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堅持戰略引領和有效落地相結合的總體思路,四川于2019年6月就啟動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稿,將及時銜接并盡快完善印發實施。

在《規劃》編制上,綜合處處長秦海鑫介紹,我省全面總結了“十三五”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分析面臨的形勢,將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中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的“十四五”的主要目標(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2035年遠景目標(生態環境根本改善),作為謀劃四川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施工圖”和“任務書”。“可以說,既著眼長遠、又立足當下,既突出規劃的方向性、戰略性和指導性,又強調規劃的可操作性、可實施性。”
秦海鑫透露,《規劃》主要謀劃了“56711”重點任務。其中,
“5”指的是深入開展“深化大氣污染防治和協同應對氣候變化,系統治理水生態環境和鞏固碧水保衛戰成效,扎實推進凈土行動和強化固體廢棄物分類處置,加強環境風險防范化解和切實保障環境安全,實施生態空間管控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等五大領域環境治理,進一步保持攻堅力度、延伸攻堅深度、拓展攻堅廣度;
“6”指的是實現“構建綠色空間格局、推進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構建現代綠色流通體系、推進城鄉發展綠色轉型、推進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等六個方面綠色轉型,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導、優化和促進作用;
“7”指的是健全“領導責任、企業責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規政策體系”等七大治理體系建設,為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個“1”:指的是抓好一個途徑,即抓好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途徑;
第二個“1”:指的是做好一個協同,即協同推進區域生態環境共建共保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