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記者 劉佳
記者近日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四川農民合作社由2019年底的10.36萬個,增加至2020年底的10.79萬個。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質量也在持續提升。截至2020年底,有省級示范社3000個,較2019年底增加600個;國家級示范社也增至418個。
近年來,隨著系列利好政策舉措出臺,全省農民合作社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在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底,我省農民合作社已達10.79萬個,平均每個村達2個以上;但一些地方重數量、輕質量的情況仍然存在。
針對上述問題,我省同步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推動提升農民合作社發展質量,讓農民合作社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
“規范提升”,首先是規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負責人表示,一個規范的農民合作社要有完善的章程制度,嚴格按照章程健全內部管理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要有健全的運行機制,依法建立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規范經理選聘程序等,要有規范的財務管理,并建立合理的盈余分配機制等。

“規范提升”,也需要好的示范。2008年我省即開展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行動,省、市、縣示范社三級聯創,引領規范發展。其中2020年新評定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600個,推薦114個申報2020年國家級示范社。
“服務能力強、產品質量高、民主管理好、能帶領農民致富,是對示范社的核心要求。”該負責人說。
2019年,我省農民合作社示范創建由點及面、整縣推進,開展了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成都市溫江區等10個縣(市、區)入圍首批試點名單。2020年,我省新增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省級試點縣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