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史曉露
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關于開展基層農業碩士博士科技服務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自今年1月起,在全省10個市的19個縣(市、區)開展基層農業碩士博士科技服務創新試點工作。其中,將建立基層農業碩士博士向生產一線流動機制,其工作經歷和業績可作為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
為破除制約科技創新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先進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導入農業農村發展實踐,加速科技成果在農村基層的轉移轉化,提升農技推廣服務效能,決定在全省開展基層農業碩士博士科技服務創新試點。
據悉,目前,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有碩士博士2557人。2021年,選擇在有20名及以上碩士博士的成都市、南充市、達州市、德陽市、樂山市、自貢市、廣元市、廣安市、眉山市、瀘州市等10個市的19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工作。
試點內容包括:
建立基層農業碩士博士向生產一線流動機制。破除制約人才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障礙,引導基層碩士博士到生產一線參與成果轉化、技術培訓和推廣服務。將基層碩士博士參與農業科技服務納入專業技術人才基層鍛煉計劃,其工作經歷和業績可作為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
鼓勵基層碩士博士參與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支持基層碩士博士為農技推廣機構履行公益性職能提供專業指導服務,參與農業重大項目實施,建設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服務聯盟,探索推廣資源有效集聚的新途徑、農科教有效對接的新模式,為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注入新動能。
鼓勵基層碩士博士與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技術合作。支持基層碩士博士在履行好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所在單位同意,進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技術承包、技術咨詢等服務。
鼓勵基層碩士博士參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基層碩士博士與四川創新團隊、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團隊,以及相關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院校聯系合作,開展農業科學試驗,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助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產業團隊、農科研院所、涉農高校,對基層碩士博士開展有針對性的實地培養,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
鼓勵基層碩士博士進入農業園區提供科技服務。支持基層碩士博士把現代農業園區作為發揮專業特長的平臺,采取掛職鍛煉、聯合辦公、共建基地等多種形式,聯合開展農技推廣服務,圍繞我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動實施一批智慧農業、裝備支撐、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生態修復、清潔生產等應用技術項目,建設一批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農業科技園區等。
試點范圍:
成都市(7個):龍泉驛區、青白江區、簡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金堂縣
南充市(2個):順慶區、儀隴縣
達州市(2個):達川區、宣漢縣
德陽市(1個):廣漢市
樂山市(1個):市中區
自貢市(1個):富順縣
廣元市(1個):蒼溪縣
廣安市(1個):岳池縣
眉山市(2個):東坡區、仁壽縣
瀘州市(1個):瀘?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