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據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消息,自去年四川實施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工作以來,在全省16480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中,截至目前,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愿望的13149人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

  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涉及四川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和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以及長江干流。水域分布在18個市(州)、115個縣(市、區),涉及漁船1萬余艘。

  四川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整合市、縣、鄉、村四級就業服務機構力量,采取分片包干、走村到戶等方式,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進行逐船、逐戶、逐人摸底核實,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實時、精準掌握退捕漁民就業意愿、技能水平和參保情況,形成實名制動態管理臺賬。

  據介紹,四川將退捕漁民作為重點群體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范圍,堅持市場需求與就業意愿相結合,為退捕漁民量身打造更有針對性、更具實用性的培訓計劃和培訓模式,開展退捕漁民職業技能培訓3277人次。

  四川還通過發展產業安置一批、勞務輸出轉移一批、支持創業帶動一批、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四個一批”舉措,幫助退捕漁民就業。同時,大力開展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活動,為退捕漁民提供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1.4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