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成萬

  有色科技集團三項制度改革見成效

  省國資委提出,2021年,全省國資國企要以國企改革、結構優化調整、質量效益提升、監管效能提升和黨建提升“五大專項行動”為抓手,著力推動實現“五個新突破”,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國資國企的更大力量。

  “五大專項行動”首當其沖的就是國企改革。省國資委提出,要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要穩妥有序推進混改,激發企業發展活力。要緊緊抓住三項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在國企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上動真碰硬。要持續推進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啟動實施“天府國企綜改行動”,打造一批改革尖兵。

  記者了解到,在國企改革方面,省有色科技集團走在了前面,基本實現了“員工能進能出、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集團總部13個部門調減為8個,41個管理崗位調減為29個,集團總部組織機構整體壓縮38.5%,職工整體精簡約37.5%,總人工成本同比減少近100萬元/年。

  集團全面推進用工市場化,大力實施員工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競爭上崗。以“業績貢獻”決定薪酬分配機制,實行全員績效考核,一崗一薪、易崗易薪,打破平均主義,推進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和一線關鍵崗位傾斜。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省有色科技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將不斷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探索中長期激勵,推行員工持股、股權期權激勵、科技分紅制度等現金性激勵和項目跟投等,持續深化分子公司“三項制度”改革,助力集團實現“一年有改觀,兩年大變樣,三年翻身仗”的奮斗目標。

  鐵投集團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省國資委提出的另一項專項行動是,大力實施布局結構優化調整專項行動。省國資委提出,要高水平編制“十四五”規劃,重點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干多支”等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優化空間布局。

  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方面已有所收獲。近日,由四川鐵投集團投資建設的廣安市過境高速公路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前鋒至小沔段正式開通,為加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1年,將暢通進出川高鐵大通道,推進成渝地區城際軌道交通互聯開工建設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通道性項目,包括瀘州到重慶永川高速公路等一批項目。

  事實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內容是多方面的。目前川渝科技主管部門簽署了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框架協議,在人工智能、大健康領域聯合實施首批川渝科技創新合作15個重點項目,聯合組織首屆川渝生物醫藥科技成果對接活動。

  “在這一框架下,各市州主動融入雙城經濟圈,成德綿眉資實現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綿陽、遂寧、廣安、達州、資陽等地與重慶北碚、潼南、大足、萬州等區縣科技交流合作深入推進,瀘州、內江與重慶榮昌、永川成立高新區產業聯盟。”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四川能投鼎盛鋰業實施“科技強企”

  大力實施質量效益提升專項行動,也是省國資委提出的專項行動之一。省國資委提出,圍繞創新發展,大力實施“科技強企”戰略,補齊地方國企創新主體不多、創新能力不強、創新成果轉化不夠短板;圍繞融入雙循環,著力抓好擴大開放合作,以大開放促大合作、大發展,推動四川產品、裝備、技術、服務加快“走出去”。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成功通過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四川能投鼎盛鋰業有限公司,在實施“科技強企”戰略方面正加快駛入快車道。目前公司已獲得15項實用新型專利及8項軟件著作權,已具備高水平的實驗室建設和科研項目研發能力。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成功后,公司所得稅稅率將從25%下降到15%,并將獲得省、市和園區的高新企業獎勵資金,同時將極大地提高公司企業軟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同時為四川能投全力打造鋰電全產業鏈奠定堅實的基礎。”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融入雙循環方面,四川省國有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合作發展聯盟發揮了重要作用。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2020年聯盟主動擔當、克難前行,充分發揮了各成員單位的全球化布局優勢,積極采購防疫物資,境內外項目及時復工復產。

  此外,通過建立國有企業海外項目信息化平臺,推動組建“航空產業專委會”和“會展產業專委會”,持續推進央地合作,協助舉辦“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四川省與中央企業合作發展座談會暨項目簽約儀式”,深化了各方的務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