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產業互補 共享發展紅利
“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落點是產業的互補互融,目前,成德眉資四市產業體系比較完備,四市內部有各自的優勢產業,但四市之間仍舊存在產業關聯及經濟聯系偏弱,扶持政策差異較大,制約同城化產業分工與協同的體制機制難以突破等問題,四市在很多產業的布局上,仍舊還存在‘兩張皮’現象。”省政協委員、民建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陳健生認為,未來成德眉資四市可探索建立以成都為主導的“創新+制造”的產業分工與協同發展格局,建立推動同城化產業發展的引導平衡基金和同城化合作企業或項目的利益共享機制,實現“財稅同城化”,建立適應同城化建設與發展的產業考核評價體系。
“實現產業互補,未來在成德眉資四市中,更要各自找準定位,把競爭變為合作。”省政協委員、資陽市政協副主席、民盟資陽市委主委廖榮江告訴記者,在做好產業分工方面,資陽已經找準定位,下一步當地將瞄準生物醫藥、新材料、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成都都市圈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大力承接成渝產業、人流、物流、信息流轉移,并持續加強與成德眉三市的產業協作互補,注重區域產業協同和上中下游產業鏈接共生,力爭走出獨具特色的資陽制造業發展新模式。
“在產業競合中,也要重視四市之間農業的互補。”省人大代表,德陽市婦聯副主席(掛職)劉春香表示,隨著成德眉資同城化的發展,以及成都都市圈的做大做強,都市圈對農副產品的需求量也將與日俱增,對此要打好提前量,做好菜籃子的規劃和部署。
劉春香介紹,中江是成德眉資四市中的農業大縣之一,具備建設成為成德眉資“菜籃子”保供基地的優勢,對此,可以將中江納入成渝綠色優質蔬菜產業帶范疇,以更好推進“菜籃子”保供基地建設。
同時,劉春香還建議,成德眉資四市可建立統一保供基地的應急保障機制,如遇特殊情況,能有效調控基地生產保供。
“產業互補之外,還應重視信息的共享,這是實現跨區域合作的關鍵。”省政協委員、眉山市政協副主席、民盟眉山市委主委楊常沙介紹,當前成德眉資四市政府信息和數據內部共享和跨區域互通還存在內部“信息孤島”多,信息跨區域互通有壁壘等問題,影響了同城化的發展,尤其影響了產業的互聯互通和互補。
對此,楊常沙建議,一方面要做好頂層設計,要以政務服務為突破,做到內聯外通,最重要的還要打破技術壁壘,完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成德眉資四市要合力破解信息共享技術難題,使四市信息平臺和專業系統互聯互通,實現跨部門、跨區域的信息共享,要研究制定信息共享標準、權責清單、激勵機制等,使四市各級部門愿意提供信息、安心使用信息,為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提供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