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

  合作機制走深產業定位把準

  既突出特色又避免同質化發展

  產業發展,成為市州代表委員口中的高頻詞。

  “自貢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的中心位置,要結合自身的基礎優勢,全面做好融入、配套、承接的這篇文章。”省人大代表、自貢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何樹平說,自貢作為全國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人才支撐,要以打造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地為目標,加快川南“內自”新區建設,提升承接產業的能力。同時,要加速產業升級換代,擦亮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金字招牌,聚集更多項目、資金、人才,讓老工業城市要素活力競相迸發。

  《綱要草案》明確,要推動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聯合打造省際交界區域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對此,李建勤表示,川渝高竹新區目前是全國唯一一個跨省域新區,其建設不能單純照搬、復制老工業園區的做法,要探索經濟活動一體開展,社會事務分區管理,實現利益共享,實現一體化發展。

  “特色產業發展不能一味貪多,需要找準突破點,深挖產業的內涵并持續拓展產業的外延。”省人大代表、四川省資陽師范學校校長、民盟資陽市委會副主委駱登宇以“中國牙谷”的發展為例,給出建議。駱登宇表示,各地可重點挖掘地方特色優勢,細分發展領域,在明確產業方向后通過完善全產業鏈條規劃、加大產業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縱深推進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目前,“中國牙谷”已延伸發展藥械產業和診療康養服務業等上下游產業,形成了全國唯一口腔全產業鏈基地。

  “在川渝協同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過程中,仍存在各唱各調的情況。”省政協委員、達州市政協副主席張永霞則表示,應建立區域深度融合機制,實現資源、信息互通互享,形成“抱團取暖”新格局,讓各地既突出特色又避免同質化發展,加快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