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黃大海 李強

  “近年來,貧困地區衛生標準化建設得到長足發展,縣、鄉、村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全面達標。”1月31日,在和記者聊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現狀時,省人大代表、南江縣中醫院院長葉千瓊首先肯定了近幾年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發展取得的成績。

  “但部分貧困山區、幅員遼闊、居民居住分散,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加之鄉鎮、村行政區域調整,部分鄉、村醫療服務能力還有待提升。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以縣級醫院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難以迅速有效覆蓋。”話鋒一轉,葉千瓊也指出了目前發展中的一些問題。

  葉千瓊以南江縣為例進行了說明:全縣有32個鄉鎮、街道,最偏遠的10余個鄉鎮距離縣城超過2小時路程,縣級醫院半小時、1小時醫療服務圈難以覆蓋全縣,不能滿足群眾就近、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亟需建立縣域醫療副中心。

  具體怎么建?葉千瓊建議:科學規劃醫療副中心布局,以現有的中心衛生院為基礎,對50萬人以上的縣合理規劃布局1-2個醫療副中心,實現每個鄉鎮、村就近有服務能力相對較強的醫療機構;加大硬件建設支持傾斜,繼續加大對脫貧縣財政傾斜和支持力度,按縣級醫院投入標準支持醫療副中心陣地建設,使相關醫院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加大對口幫扶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三級醫院對口支援基層醫療機構,對口支援縣域醫療副中心建設和發展,整體提升相關醫療機構診療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