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樊邦平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并著重強調,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如何讓農村更富、更美?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講經驗、擺思路、談措施、說打算。
如何更富?激活人、地、錢
“農村要更富,關鍵是要發展好產業。”省政協委員、省統籌城鄉研究會會長羅友平說,發展產業的關鍵是做好產業規劃布局。各相關部門要搶抓政策機遇,打好政策組合拳。通過農村一二三產業統籌規劃布局,推動產業高效、集約發展,從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
推進產業振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代表委員表示,不少地方已在嘗試,方向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如何激活人、地、錢。
激活人。省人大代表、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村民賀春艷,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傈僳族刺繡技藝”和“約德節”的傳承人。她說,在縣上統一規劃下,她帶領村里婦女學刺繡、練跳舞,組建了一支文藝表演隊。曾經大多數時間待在家中帶娃的婦女們,通過生產售賣刺繡商品和參加文藝節目表演,成為家中創收主力。“我們還要編排更多節目,不僅在村里演,還要到縣上演、到省上演。”
激活地。省人大代表、德昌縣樂躍鎮高豐村黨總支書記楊再平說,村里山上有一片土地此前因不通路而長期撂荒,去年通過建設防火通道,順便打通了生產道路。村里正在研究如何將這片地開發出來。此外,村里還通過置換方式,將一棟廢棄的小學所占土地進行盤活,引進企業開發成為現代農業園區的一部分,即將種上果蔬。
激活錢。省人大代表、營山縣黃渡鎮蘭武村黨支部副書記郭曉華說,2016年、2017年,蘭武村累計獲得縣里面下撥的產業周轉金90萬元,卻不知道怎么用。經村民大會討論,村里以此成立公司,種柑橘、種蔬菜、搞糧油,向村民分紅。“最近,村里賣了幾十萬元的柑橘。”郭曉華說,待產業成規模后,計劃招攬職業經理人經營管理,引入投資商入股合資,增強村集體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發展產業,法治保障也很重要。”省人大代表、西華師范大學鄉村振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敏建議,建立保護農村財產權的法律法規,在產權清晰的基礎上,充分保障農民權益。
如何更美?統籌規劃、內外兼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如何扮靚美麗鄉村?
“農村要更美,首先要做好規劃建設。”省政協委員、成都陌上花開文旅發展公司執行董事長李億中說,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建議創新融資渠道和手段,建好農村公共服務設施。針對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用地零星分散導致的公共基礎設施成本較高問題,可在總量平衡基礎上對零星土地進行成片整合,以降低投入。
“還要解決幾個老大難題。”省政協委員,廣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偉說,雖然近年我省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極大改善了農村面貌,但該項工作仍然有諸多提升空間,比如面源污染、生產生活污水等“頑疾”。
以生活污水處理為例,陳偉介紹,我省多地已建立起“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的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清運體系和集中處置機制。建議依據農村污水水質和水量等特點,研發新型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對現有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探索建立“灘長制”和“灣長制”,逗硬考核。
“外在要更美,內心也要美。”省人大代表、丹棱縣齊樂鎮龍灘社區紀委書記王作平說,要讓文明的鄉風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底色。
王作平說,過去,丹棱縣部分農村由于精神文化工作相對滯后,賭博之風盛行,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成為了擺設。后來,該縣設立引導專項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建起100余個文化大院,豐富的文娛活動讓群眾告別了賭博。“文明鄉風建設,已助丹棱縣連續15年未發生群體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