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韋維

  “今年我最關注的關鍵詞是‘環保’。”2月1日,在成都參加省兩會的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寒露說道。作為省政協委員,這幾天寒露一直在仔細研讀、討論我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下稱“草案”),草案中最令她關心的還是“環保”。

  去年,寒露和四川省各界主播身體力行,前往三江源撿垃圾,10公里卻撿了100斤垃圾,這令她非常痛心,于是,今年她把自己的調研寫成提案《關于加大我省黃河流域城鄉垃圾治理力度保護黃河上游水環境安全的建議》。寒露認為,我省的社會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比起長江,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重視程度還不夠。

  黃河流經我省有5個縣,境內黃河干流長174公里,流域面積有近2萬平方公里,我省黃河流域是黃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國家重要生態濕地功能區,在國家安全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寒露看來,隨著我省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黃河流域的城鄉生活垃圾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垃圾的分類、收運體系不完善,設施建設落后,同時,垃圾收集處置的方式簡單粗放,帶來了極大的環境安全隱患。此外,關于黃河垃圾治理的資金投入、建設運行的資金遠遠不足,居民和游客的環保意識比較差,“垃圾下河”現象普遍,隨手亂扔垃圾、垃圾處置不合理等,都給我省黃河流域的水安全問題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為此,寒露提出了4點建議,第一是加快建立黃河流域的垃圾分類和收運處置設施體系,還要盡快建立垃圾分類體系。第二是要創新垃圾的三化治理模式,即資源化、無害化、少量化。第三,拓寬渠道、加大投入。第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