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亮劍”護航脫貧攻堅

  在鄉村振興事業中,在脫貧攻堅戰略上都離不開司法力量的保駕護航。2017年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出臺《全省法院服務保障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積極營造良好法治環境,讓司法暖陽照亮脫貧之路。

  四川省貧困地區職務犯罪主要呈現出金額不大、手法簡單、罪名集中、被告人多為縣鄉一級干部和農村基層黨員等特點。為此,全省法院決定從快、從嚴打擊職務犯罪、經濟犯罪,集中通報曝光典型案例,形成依法嚴懲、全力打擊脫貧攻堅領域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在脫貧攻堅領域構筑起堅實的法治堤壩。

  自2017年至2020年,全省法院系統積極開展扶貧領域犯罪專項審判,先后審結該類案件229件365人,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295人,以鮮明的司法導向有力保障扶貧政策落地,實現扶貧資金的陽光管理和公正使用。

  護航脫貧攻堅,司法“亮劍”不僅僅是在積極開展扶貧領域犯罪專項審判上,更表現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上。

  2020年,四川法院依法審結把持基層政權、壟斷資源、村痞村霸、涉黃涉賭等黑惡勢力及“保護傘”犯罪案件242件2155人,嚴厲打擊貧困地區黑勢力犯罪,極限壓縮黑惡勢力的滋生空間,消除阻礙和制約脫貧致富的“害蟲”,為貧困地區脫貧奔康提供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另外,全省法院還始終堅持將禁毒防艾作為司法服務保障涼山州脫貧攻堅的頭等大事來抓,全力助推涼山脫貧攻堅,全力推進彝區禁毒防艾綠色家園建設。

  以赤子之心帶領群眾創業致富

  金秋時節,橘園里,圓圓的柑橘有如萬千盞小燈籠,在墨綠的樹葉里灼灼閃光。在內江市威遠縣觀英灘鎮騎龍坳村,威遠縣人民法院“第一書記”劉明坤正在云橘種植基地和村民一起忙著采摘。

  曾經騎龍坳的柑橘3元一斤都無人問津,如今8元一斤也供不應求。這得益于劉明坤書記對騎龍坳柑橘的全面升級打造。一方面邀請內江師范學院柑橘種植領域的博士到村傳授生產技術,優化口感品質;另一方面統一包裝打造“云橘”品牌,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如今村民們通過賣“云橘”年收入從3千元增長到了4萬余元。

  從精致的制服到便于勞作的草帽夾克水桶靴,從第一次下田笨拙地插秧到熟悉各類農機操作,從“五谷不分”到對村集體的每一個農產項目頭頭是道。四川法院人沾上“泥土香”褪去“書卷氣”,在土地里找到致富“金種子”,深耕產業打出“特色”牌,幫助群眾“拔窮根、摘窮帽”,真正成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援彝援藏獻真情 他鄉變故鄉

  2019年7月5日,四川高院院長王樹江在援彝援藏工作會上指出,要扎實推進《全省法院對口支援藏區彝區法院工作五年規劃》,推動援藏援彝工作邁上新臺階。全省法院系統選派30名干警組成綜合幫助涼山州脫貧攻堅工作隊,幫助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實際困難,持續將法治扶貧工作引向深入。

  在越西縣,有個彝族小男孩叫日阿支,今年11歲,從小就沒有了父親,母親獨自帶著幾個孩子。去年,在德陽中院干警張勝斌的幫助下,阿支媽媽申請到了低保、有了公益性崗位。今年,張勝斌幫助小阿支爭取到愛心人士每年6000元的資助金,可以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

  “2個月走完了越西38個鄉鎮、157個行政村。2年來爭取了禁毒資金300萬元、援彝資金150萬元,幫助貧困群眾466戶1568人。。。德陽中院干警張勝斌將自己的青春熱血奉獻在涼山州越西縣脫貧攻堅的戰場上。

  如今這片窮苦千年的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法院干警也從初到村時的迷惘、彷徨,到如今的自信、堅毅;來時滿身書卷氣,歸去兩袖泥土香。淬煉過后,知群眾冷暖,曉百姓憂樂,必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辱崇高使命、不負人民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