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2月2日電 (記者 王鵬 賀劭清)“成渝地區支撐腹地廣,中小城市眾多,但區域內斷層明顯,川渝毗鄰地區中小城市發展不足,是制約國家戰略實施的最大短板。”2月2日,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高增安表示,要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須破解中小城市發展滯后難題。

  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中國國家戰略。今年四川省兩會期間,不少人大代表聚焦川渝毗鄰地區,為破解中小城市發展滯后難題建言獻策。

  位于四川東部的廣安市,是四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但廣安目前既無機場又無高鐵,連接成渝雙核的大通道尚未形成。2020年,廣安GDP為1301.6億元(人民幣,下同),僅為成都的7.3%,與接壤的重慶市渝北區相差700多億元,經濟體量較小。

  對此,四川省人大代表、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表示,未來除了構建川東渝北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廣安還將加快建成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這既是廣安落實國家戰略的具體舉措,也是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區的現實路徑。”

  四川省人大代表、內江市市長鄭莉則表示,作為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內江未來將做強樞紐支撐,鞏固交通區位優勢。包括加密加寬成渝間通道,主動融入四川南向開放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建設內江國際物流港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推進隆黃鐵路、內昆鐵路擴能改造等。

  當前,川渝毗鄰地區不少中小城市均在共建川渝區域產業平臺,成為破解當地發展滯后難題的關鍵之一。

  李建勤介紹,廣安和重慶渝北區合作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區,是目前中國唯一跨省域共建的新區,廣安未來將把其建設成為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的試驗區,“共建新區的兩地在行政級別不同、經濟發展指標核算有差異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實現社會治理的協同,都沒有先例可循,需要我們先行先試、大膽探索。”

  在共建產業平臺方面,與重慶榮昌區接壤的內江亦有類似規劃。鄭莉說,內江已于2020年啟動建設“內江榮昌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今年還將啟動川渝“雙昌”產業合作示范園規劃,實施4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內江黑豬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等項目。

  “這些中小城市要大力推動產業發展一體化,努力實現錯位競爭、競融發展、特色發展。”高增安表示,一旦破解了川渝毗鄰地區的發展滯后難題,成都、重慶兩大中心城市長期以來對周邊中小城市的“虹吸效應”將轉化為“輻射帶動示范引領效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