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范芮菱 李丹 肖雨楊
養老保險是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重要保障。2月9日,在四川省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行動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楊毅英就有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相關話題進行了金介紹。
“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每年需要進行一次領取待遇資格認證。人社部門高度重視做好資格認證工作,認真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構建多元化認證方式,努力做到待遇領取人員在哪里、領取待遇資格認證服務就跟進到哪里。”楊毅英表示,目前,四川主要采取以下四種方式為待遇領取人員提供認證服務。
一是通過信息比對認證,實現“寓認證于無形”。通過對待遇領取人員出行、住院就醫等相關部門數據和人社部門待遇資格認證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比對校驗,不見面就確認了領取待遇資格。也就是說,通過獲取脫敏以后的乘坐過飛機高鐵、看病就醫住過院的待遇領取人員結果數據,就可以利用信息共享達到待遇資格認證,待遇領取人員就不需要自己去辦理認證。2020年我們用這種方式就認證了300萬多人。
二是通過社會化服務認證,實現“寓認證于服務”。各級社保機構經辦人員利用黨員組織生活、社區文娛活動、健康體檢、安全巡查、走訪慰問和利用鄉村趕場時間碰頭會面等途徑,開展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服務。對高齡、重病、殘疾等行動不便人員,我們還專門建立臺賬,定期不定期進行看望和走訪,主動提供上門認證服務,此類人員2020年我們共為30多萬人提供了認證服務。
三是就近到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服務網點見面認證。目前全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系統已延伸到鄉鎮(街道)、村(社區)認證網點數達1.2萬個,享受待遇的老年人只須拿著身份證或社保卡到這些地方,就可以由經辦人員進行待遇資格認證。
四是通過手機APP進行自助認證。待遇領取人員還可通過登錄“四川人社”或“四川e社保”手機APP,通過“養老保險待遇認證”功能模塊進行本人認證,也可以使用適老化改造新增的“替他人認證”功能模塊為家里親屬或朋友進行認證。這種方式越來越來受到廣大待遇領取人員及其親屬們的歡迎,2020年共認證了13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