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 單鵬 攝四川省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 單鵬 攝

  中新網成都2月9日電(單鵬)社會生活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部分老年人在生活中屢遭不便。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成都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正快速打造,為老年人提供智慧養老服務。

  四川省老年人口已突破1700萬,人口老齡化率超20%,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當日,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鄧為在四川省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行動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絕大多數老年人仍以居家養老為主,四川從去年起,全面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工程,試點建設智慧養老社區,打造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

  從服務內容上看,除傳統的專業照護、助餐、健康促進、文娛教育等項目外,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建立為老服務信息平臺,可對轄區老年人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分析;通過平臺及物聯網等技術設備,為老年人提供急救援助、安全防護、遠程照護等養老服務。

  據介紹,目前四川88.9%的市、縣已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平臺;試點建設的60個智慧養老社區,預計今年內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是四川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的縮影。去年9月,四川出臺《四川省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2020年10項行動及任務清單》,圍繞老年人最關注的就醫、出行、辦事等“身邊事”“煩心事”,提出“就醫綠色通道優化行動”等10項行動計劃,全面實施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讓老年人群體享受便捷生活。

  在就醫方面,四川要求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入口處,為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增設“無健康碼通道”,并配備人員幫助查詢健康碼、協助手工填寫流行病學史調查。

  在生活場景優化方面,公共汽車站、城市軌道交通人工服務窗口的城市覆蓋率達100%;引導網約車平臺公司升級約車軟件,增設“一鍵叫車”等適老化功能,便利老年人出行。

  此外,四川還幫助老年人適應數字化生活。四川省、市、縣三級的老年大學,目前均已開設針對熱門軟件使用的信息技術課程。據不完全統計,去年首批學員達1萬人次以上。今年,四川還將在410所民政系統的老年大學持續開展信息化技能培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