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田姣

  你以為你買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它可能是非法集資;你以為你只是參加了一場養(yǎng)生講座,它有可能正在引誘你投資;你以為只是在網站購物獲得優(yōu)惠返利,有可能它正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春節(jié)將至,小心騙子正變著花樣瞄準你的錢包。

  為了幫助大家守好錢袋子,過個幸福年,四川省金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今日發(fā)布了《2021年春節(jié)期間防范非法集資小貼士》。

  一般非法集資具有以下特征: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典型的非法集資活動一般會通過畫餅、造勢、吸金和跑路這“四部曲”來騙取你的錢財。

  四川省金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供圖

  以下是非法集資“十種”常見形式:

  1。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謊稱已獲得或正在申請民營銀行的牌照,發(fā)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2。打著“金融創(chuàng)新”“虛擬貨幣”“區(qū)塊鏈”等幌子,層層包裝設計所謂的項目和產品,以當下熱門名詞、熱點概念進行炒作,誘惑社會公眾投入資金。

  3。以銷售理財產品、基金產品等為載體,通過各種形式發(fā)布廣告,承諾高收益,非法募集資金。

  4。某些互聯(lián)網投資中介虛構投資項目,以高息為誘餌,進行集資詐騙。

  5。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fā)的旗號,假冒或虛構知名公司網站,誘騙社會公眾向指定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6。打著“養(yǎng)老”的旗號進行非法集資,以投資養(yǎng)老公寓等名義,引誘老年人“加盟投資”,或是以舉辦養(yǎng)生講座、組織免費體檢等形式,引誘老年人投資。

  7。借種植、養(yǎng)殖、莊園開發(fā)、生態(tài)環(huán)保投資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8。部分消費返利網站打出“購物=儲蓄”等旗號,謊稱“購物”后一段時間內可分批次返還購物款,非法吸收社會公眾資金。

  9。部分商鋪開發(fā)商將商鋪分成若干個小商鋪,通過承諾售后包租、定期高額返還租金或到一定年限后回購的方式,誘導社會公眾購買,進行非法集資。

  10。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進行非法集資,承諾在約定時間內高價回購,引誘投資者購買,然后攜款逃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