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樊邦平

  兩年多前,眉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縣一級的鄉村振興局——四川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鄉村振興局。

  歷經兩年發展,這個先人一步的眉山版鄉村振興局積累了哪些經驗,現在運行如何,未來又將如何開展工作等問題也備受社會關注,近日記者深入四川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就此展開了采訪。

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的鄉村旅游新地標——中法農業科技園(資料圖片)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的鄉村旅游新地標——中法農業科技園(資料圖片)

  探索:

  四局合一聚指為拳 形成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2月20日上午,記者推開四川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鄉村振興局辦公室,恰逢了一場小型的工作部署會。

  會議的主題是該區域高旱山區最后幾戶村民的飲用水管道安裝問題,召集人是該局下屬的水利工作負責人吳梅和脫貧攻堅工作負責人徐宏奎。

  在不到一個小時間內,這一關系農民飲水安全的重大會議便以高效的形勢敲定了施工單位,分派了工作任務,確定了工程進度。

  “這是鄉村振興局成立兩年半以來,所召開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會議中最高效的一次。”如此的高效率,讓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吳梅大呼想不到。

  吳梅告訴記者,按照慣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單位是水利部門,但要開展該項工作,還必須要協調住建、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以及施工方等多個部門和單位,光是碰頭會都要開幾次,要開展一項工作,沒有半年時間,是完不成的,但在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這種現象成為了歷史。

  作為四川天府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府新區眉山片區肩負著多項國家使命,2018年新區實質性運行后,確立了“天府公園城、眉山創新谷、開放新高地”的總體定位,明確了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數字經濟、高端服務等產業及總部經濟的目標。

日新月異的天府新區眉山片區(資料圖片)日新月異的天府新區眉山片區(資料圖片)

  但與此同時,這片區域內,也有廣大區域屬于農村,在新區代管的7街道(鎮)中,還擁有農村人口24.8萬人,和39.3萬畝耕地。

  為了在完成國家使命的同時,進一步做好農業農村工作,2018年10月,四川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整合了農業農村、脫貧攻堅、水利、畜牧等涉農部門的職能,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鄉村振興局,下設7個股室,共有職員32名,以大部制的形式將區域內“三農”工作進行統籌,形成了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鄉村振興局的成立,減少了涉農部門之間的溝通成本,將該區域的“三農”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多,以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為例,2020年,該區僅用了3個月便完成5個高旱山村2456戶農戶自來水安裝,徹底解決了困擾這些村多年的吃水難題,完成的時間比一般縣(區)縮短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