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點:提升群眾幸福感
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涉及“三農”的民生實事需要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加以實施。在新(改)建8000公里農村公路,繼續推進“廁所革命”,實施1300個行政村、60萬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實施農村通信基礎設施能力提升工程等繼續實施的民生實事基礎上,今年四川安排資金4億元,支持 1000 個行政村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安排資金1.22億元,實施鄉村客運線路提質升級工程,包括統一鄉村客車標識、車輛外觀、站牌以及從業人員標識,分類建立以班線為主、公交為補充,預約響應式兜底的鄉村客運運行體系。
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中,首次納入的“實施100個社會工作服務試點示范項目”受到關注。
將該項目納入全省30件民生實事強力推動,民政廳相關負責人用“力度空前”來形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專業社會工作力量開展專業服務,有利于優化基層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對我省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民政廳正在制訂社工服務體系建設相關方案,以通過體系建設來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效能。
“2021年全省30件民生實事項目數與2020年保持了一致,主體項目延續執行,新增政策對象精準,體現了‘補軟’‘補短’‘補缺’,更加注重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省政府督查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補軟補短: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記者注意到,今年新增的民生實事項目中,很多都是老百姓關注度非常高的內容,包括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6000個,計劃安排資金30億元,其中爭取中央補助21億元,省級安排9億元;計劃省級安排資金0.42億元,對基礎條件較差、設施設備不齊的21處烈士紀念設施實施修繕改造等。
省特邀民生觀察員、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李毅特別注意到,今年的民生實事里,新增了“為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免費提供法律援助咨詢服務和法律援助案件服務”,明確提出:對符合條件的法律援助案件申請受理率達到100%,實現應援盡援;對群眾的法律咨詢需求不設條件,接待率達到100%。“值得點贊!”李毅認為,這樣既可以讓民眾享受到優質的司法服務,保障人民群眾權利救濟渠道的暢通,又能激勵律師團體去主動保護民眾合法合情合理的權益。“對構建和諧社會以及推動依法治省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今年全省30件民生實事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著力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既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也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