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掛牌精選層的兩家川企長虹 能 源 (836239) 和 秉 揚 科 技(836675),同時于2月25日發布了業績預告:2020年分別可實現凈利潤1.56億元、6003.7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8.57%、22.05%。同時,目前屬于創新層公司、正在積極爭取升級到精選層的羌山農牧(833302),也于近日預告了業績 : 2020 年 可 實 現 凈 利 潤1.35-1.38 億 元 , 同 比 增 長138.82%-144.12%。

  ■本報記者 楊成萬

  長虹能源凈利增近五成

  長虹能源預計2020年度可實現營業總收入19.52億元,同比增長37.70%;可實現凈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48.57%;可實現扣非凈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56.70%;基本每股收益 2.25 元,同比增長49.07%;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7.49%,同比增長6.82個百分點。

  公司預計2020年末時,公司總資產可達20.0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5.88%;所有者權益可達6.0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97%;每股凈資產可達8.75元,比上年末增長幅度11.04%。

  對于2020年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公司稱,公司加大了堿錳電池技術研發,推出高性能堿錳電池,國際高端客戶訂單增加。金融投資報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5%、4.28%、4.43%和3.91%。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創新,加快了技術向市場的轉化速度,通過超高性能電池研究、CNAS實驗室、鋰電競爭力實驗室建設、動力電池和低溫電池開發等,有效提升了公司技術及產品競爭力。

  公司表示,公司生產設備完成升級擴能,產能釋放,產量增長帶動規模效率,營業收入、利潤均較去年同期增長;同時調整鋰電產品銷售結構,高容量、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增加,且主要原材料價格較上年回落; 公司不斷強化精細化管控,降本提效,提升了盈利能力;國家在新冠疫情期間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公司減少了部分稅費支出。

  秉揚科技去年賺了6000萬

  作為精選層川企“第一股”的秉揚科技,也發布了2020年年度業績快報。預計2020年度,公司可實現營業總收入3.84億元,同比增長17.58%;可實現凈利潤6003.75萬元,同比增長 22.05%;可實現扣非凈利潤5973.45萬元,同比增長22.63%;基本每股收益 0.56 元,同比增長21.74%;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8.07%,同比增長4.04個百分點。

  公司預計2020年末時,總資產可達 6.29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7.73%;所有者權益可達4.7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4.88%;每股凈資產可達3.30元,比上年末增長68.37%。

  公司表示,2020年公司經營業績有所增長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公司銷售收入增長,使凈利潤、基本每股收益均有較大增長;另一方面,公司享受到了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政策。

  此外,公司總資產和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大幅增長,主要原因系公司完成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以及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加所致。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從事陶粒支撐劑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地處四川攀枝花,毗鄰頁巖氣開采的主要區塊,國家規劃開發的五個頁巖氣開發示范區中,昭通片區、長寧-威遠片區與涪陵三個片區距離公司均較近便,且頁巖氣產業被四川省列為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推進,公司產品銷售與保證供應的區位優勢不斷增強。

  2020年12月28日,公司在精選層掛牌,是四川省首家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上市的公司。公司此次募資2.62億元,分別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及償還銀行貸款;建設年產40萬噸陶粒用粘土礦技改擴能項目;用于米易縣得石鎮杉木洞年產10萬噸耐火粘土礦開發利用項目。

  羌山農牧業績增長一倍多

  屬于創新層公司、正積極爭取升級到精選層的羌山農牧,近日預告稱,2020年可實現凈利潤1.35億元 -1.38 億 元 , 同 比 增 長138.82%-144.12%。

  相關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生豬育種養殖、豬肉及豬肉制品的生產銷售,主要產品為父母代種豬、商品仔豬、商品育肥豬、豬肉及豬肉制品。目前公司已建成集生豬育種、仔豬繁育、育肥豬養殖、飼料生產和生鮮豬肉及豬肉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生豬育種養殖采用自主可控的自育自繁自養一體化模式。

  在市場開拓方面,公司豬肉和豬肉制品以“羌山”、“北川老”作為主要品牌,主要通過專營門店、商超專柜、終端客戶配送等線下和微信小程序等線上銷售,實現線上線下銷售。“在新冠肺炎與非洲豬瘟雙重疫情背景下,公司以‘雙防雙控雙供’為目標,快速升級生物防控措施,穩步提升公司產能,經營業績實現大幅提升。”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生豬養殖業供給減少,國內豬肉價格持續上揚,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01 億元,同比增長51.34%,實現歸母凈利潤5652.9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 2016年,公司便有了上市的念頭。當時,證監會推出了IPO扶貧政策:對注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的企業,或者注冊地在貧困地區申請IPO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由于公司注冊地在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因此,滿足了上述條件。但因為業績因素,公司IPO夢想未能實現。新三板精選層設立后,公司擬在精選層募資3.56億元,建設生豬養殖基地加碼主業,最終可實現年出欄商品仔豬46萬余頭和各類種豬2萬余頭。不過,因財報到期需要更新,目前處于中止審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