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訪談)奧運“五金王”鄒凱: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發展要“兩條腿走路”

  中新社成都2月28日電 題:奧運“五金王”鄒凱: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發展要“兩條腿走路”

  中新社記者 岳依桐

  “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的關系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和塔基,不可分割,又相輔相成。”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體育職業學院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鄒凱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精彩紛呈的競技體育讓更多民眾關注體育運動,而大眾體育的普及則能助競技體育培養更多后備人才。“二者發展要‘兩條腿走路’,從而共同促進中國體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2月下旬,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體育職業學院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鄒凱指導運動員日常訓練。退役5年來,這位中國首個獲得5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已逐漸適應了從奧運“五金王”到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轉變。 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退役5年來,這位中國首個獲得5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已逐漸適應了從奧運“五金王”到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轉變。“希望能在基層為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繼續‘發熱’。”

  “普及大眾體育、推動體育進校園,是惠及中國下一代的大事。”在鄒凱看來,體育運動能提高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助他們健康成長,但大眾體育的宣傳普及力度仍有待加強。鄒凱以幼兒體操為例說明,部分民眾仍存在“體操等于翻跟頭”的思維誤區,實際上這項運動能幫幼兒提高體能,培養平衡性、柔韌性。

  2月下旬,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體育職業學院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鄒凱走向自己的教育工作崗位上班。退役5年來,這位中國首個獲得5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已逐漸適應了從奧運“五金王”到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轉變。 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今年全國兩會,鄒凱關注如何在體教融合背景下,更大發揮體育行業協會專業性、權威性職能這一議題。為完善提案,去年以來,他數次到內蒙古和四川瀘州、自貢、樂山、宜賓等地開展調研,并與相關部門積極交流溝通。

  “各地學校對體育愈發重視,但師資力量相對欠缺、體制機制尚需完善等問題仍然存在。”鄒凱建議積極搭建體育行業協會與教體部門的合作橋梁。“行業協會可充分發揮其專業職能職責,深入校園,助學校建立更專業的隊伍。”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體操館內,運動健兒們正為征戰全運會做準備。與此同時,三名被選拔至國家隊的川籍體操運動員也在北京為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揮灑汗水。了解這些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心理狀態,為他們傳授經驗、進行心理疏導是鄒凱目前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鄒凱坦言,競技體育的精彩背后,充斥著殘酷的競爭,并非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在體育生涯中取得滿意的成績。“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們的奉獻沒有意義。”鄒凱希望有更多專業運動員在退役后,繼續投身這一行業,轉型成為教練員、裁判員等。

  基于此,鄒凱建議通過為優秀運動員創造更多平臺和機遇、建立優秀運動員轉型為教練員的特殊教育培訓機制等方式,完善精英教練員培養計劃,在競技體育領域更好地發揚傳承“工匠精神”,更有效地吸引并留住專業技術人才。

  鄒凱把將在成都舉行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視為四川體育事業發展的重大機遇。他說,大型賽事的舉辦能為城市營造更好的體育氛圍,吸引更多人關注體育。“應把握這一時間節點,進一步宣傳推廣體育項目,讓更多民眾了解并參與其中。”

  “今年我給自己定的任務很清晰。”鄒凱笑著向記者列舉,首先做好全國政協委員的履職工作,為中國體育事業發展助力;其次盡最大可能幫助川籍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成都大運會、中國全運會上取得好成績。“還要進一步提高個人能力,繼續推廣普及體育文化、體育項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