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
3月4日,阿壩州金川縣撒瓦腳3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現場,陽光撒在瓦藍色的光伏板和銀色架子上,熠熠發光。
投產一年,這個光伏扶貧項目將所得收益的360萬元,與當地百姓共享光伏紅利,惠及金川縣109個行政村、1064戶、3366人。“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荒草山天天曬著太陽,沒有想到現在能‘曬’出錢了,比放牛放羊還要實在。”家住撒瓦腳鄉的胡伯剛開心地說。
業主及建設方國電投集團四川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撒瓦腳3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建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是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分為阿拉學電站和八角碉電站兩個場址。發電銷售所得優先保證扶貧對象增加收入,項目每年支付扶貧款360萬元,周期為20年,總扶貧資金7200萬元,極大助力當地百姓脫貧奔康。
“從能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讓群眾增收富口袋。”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說,我省貧困地區不少是風、光等新能源的富集區。“十三五”期間,我省能源領域發揮行業優勢,著力產業扶貧,把能源優勢變成“搖錢樹”,促進群眾增收脫貧,已累計建成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48.4萬千瓦,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2.5萬戶。
“6年前我就買了這個大冰柜,但是功率太大電壓跟不上,沒法用。現在電足了,用起來特別方便。”甘孜州理塘縣經營餐館的楊小艷說。餐館的電能質量得到質的飛躍,得益于去年6月竣工的甘孜理塘—下壩35千伏輸變電工程。如今,理塘縣7萬名藏族同胞全部用上了“大網電”。夜晚從遠處眺望,點點燈光照亮了這座“天空之城”,更照亮了紅火的日子。
從“無電”到“有電”,從“用上電”到“用好電”,貧困地區用電條件大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十三五”期間,我省全面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和“三區三州”電網改造工程,共計完成投資近440億元,完成37.9萬戶136萬人易地搬遷通電任務,88個貧困縣農村用電設施得到極大改善,19個縣電力網架水平實現鞏固提升,15個縣域電網與主網聯系薄弱問題得到全面解決,實現涼山、甘孜、阿壩供電全覆蓋并達到國家農村電網供電標準。
村村通動力電,現代農業有了保障。涼山州木里縣利念村如今發展起了黃牛養殖業,打草機、照明、取暖設備一應俱全,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讓村民們有了致富奔頭。“十三五”期間,我省完成5382眼機井通電、1371個自然村通動力電建設;全省農村供電可靠率達99.7%、電壓合格率達99.6%,年均停電時間縮短為17小時,民生供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數據顯示,2020年涼山州農村加工業用電量增長26.57%、鄉鎮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27%,甘孜州旅游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7.73%,脫貧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十三五”期間——
1、農網改造升級
完成農網改造升級和“三區三州”電網改造投資近440億元,完成136萬人易地搬遷通電任務
88個貧困縣農村用電設施得到極大改善,19個縣電力網架水平實現鞏固提升,15個縣域電網與主網聯系薄弱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2、民生供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完成5382眼機井通電、1371個自然村通動力電建設
全省農村供電可靠率達99.7%、電壓合格率達99.6%,年均停電時間縮短為17小時
3、實施光伏扶貧工程
累計建成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48.4萬千瓦,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2.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