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會受本輪沙塵暴影響,

  省內沙塵天氣主要分布在川西北

  沙塵暴是沙暴和塵暴的總稱,是荒漠化的標志。沙塵暴是指強風從地面卷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特點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災害性天氣現象。

  此輪沙塵暴來勢洶洶,經估算,衛星可視的沙塵區面積約為46.6萬平方公里。四川會受到影響嗎?

  “吹到四川的可能性較小。”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鄧東周研究員說,我國沙塵暴天氣主要在北方地區發生,四川位于我國西南,與內蒙古等北方城市距離較遠,同時,四川和北方之間還有秦嶺這道“天然屏障”阻隔。

  四川的沙塵天氣,主要集中在川西北地區。每年春天3-5月,阿壩州若爾蓋麥溪、轄曼,以及紅原瓦切等地,偶爾能見到沙塵現象,但劇烈程度不如北方的沙塵暴。這是因為,川西北地區屬于生態脆弱區,當地有流動沙地分布。

  “流動沙地是土地沙化最嚴重的狀態。”鄧東周說,從宏觀尺度看,川西北地區沙化形成的綜合原因,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特殊的區域地質條件等自然因素的大背景下,人口增長導致的人為活動加劇。

  而區域生態環境脆弱出現的大量鼠害和雜草等生物因素進一步促進了沙化的形成。川西北地區沙化實質是自然、人為和生物等三種因素相互疊加而形成。

  根據每五年一次的調查統計,截至2014年,四川沙化土地總面積86.3萬公頃,集中分布在阿壩州和甘孜州的31個縣,兩州沙化土地面積為79.7萬公頃。

  沙化天氣對當地老百姓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年春季沙塵能把農牧民的房子掩埋掉,在七八年前還會掩埋公路。”一位防沙治沙專家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