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守護安全,暢通消費。3·15前夕,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孫強和該局部分處室負責人,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就“守護安全,暢通消費”的主題和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對網友關心的網購問題,孫強表示,2020年,全省共受理網購方面的消費投訴5.23萬件,主要反映的問題集中在:售后服務、商品質量和虛假宣傳上。
由于網購時看不到實物,孫強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網購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是購買商品前,應仔細閱讀商品詳情、無理由退貨適用范圍、發貨時間、退貨退款方式及運費政策等,慎重選擇通過朋友圈或其他私人渠道購物。
二是購買商品時,選擇正規購物網站,挑選信譽好、評價高、有退款保證的網店。“一分錢一分貨”,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線上產品,要注意產品的真實性。
三是購買商品后,要妥善保存與商家的聊天記錄等信息,以便發生糾紛時作為投訴依據。收貨時最好當著快遞員的面認真清點核對,如發現缺貨或貨品與描述不符,要及時與賣家溝通。
四是要注意保護賬戶安全和個人信息,防范因個人信息的泄露帶來的風險。對于賣家或者朋友通過QQ、電子郵件、分享鏈接等方式發送的網址和文件,要慎重處理。
孫強介紹,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特別是在網絡交易額逐年攀升的情況下,市場監管部門正不斷加大網絡交易監管,包括縱深推進網絡促銷監管、開展網絡交易監測、深入實施網絡合同監管。為進一步有效凈化網絡交易環境,市場監管部門還牽頭與公安廳、文化和旅游廳等13部門,聯合開展“2020網劍行動”,重點查處網絡中的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違法廣告、價格違法等行為。行動期間,共在線檢查網站、網店19.1萬余個次,實地檢查5998個次,刪除違法商品信息534條,責令整改網站292個次,提請關閉網站7個次,抽查核實平臺內銷售食品、藥品、防疫用品經營者主體信息5267個次;查處網絡違法案件430件,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件,有效的優化了網絡消費環境。
那么,一旦如果遇到網絡糾紛怎么辦?是找當地的部門還是找賣方所在地的部門呢?對此,省市場監管局網監處處長羅春表示,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如果遇到糾紛,首先可以通過協商和解的方式予以解決。假如消費者在京東上購買的商品出現了問題,可以找京東平臺上的商品賣家或者京東平臺進行溝通協商,現在電商平臺基本都建立了消費糾紛調解機制,有利于快捷方便解決糾紛,節約時間成本。其次,如果協商未能達成一致,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投訴。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的,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及《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投訴電商平臺,向電商平臺經營者住所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投訴網店,向網店實際經營地或者網店入駐的電商平臺住所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仍然舉剛才的例子,比如消費者要投訴京東平臺,京東實際住所地為北京,消費者可以向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如果消費者要投訴京東內的網店,該網店的實際經營地為四川,那么,消費者既可以向四川省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也可以向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如果消費者需要消委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向消委組織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