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鐘帆 攝影報道

  “這次準備清理2000輛。”3月17日下午3點左右,在巴中市巴州區第六中學附近的將軍大道上,一輛拖車停在路旁,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巴州區分局車管大隊副大隊長謝果正帶領工作人員清理一批落灰已久的共享單車,“這些車都是2019年進入巴中的,款式性能相對老舊,使用頻率較低,統一回收后由相關的企業集中處理。”

  巴州區第六中學門口的共享單車清理現場

  巴中市中心城區簡稱“巴城”,這里的首批共享單車于2017年4月投放。經過幾年的升級迭代,如今巴城的共享單車已從“人力腳蹬”全部更新為“電動助力”。“我們現有共享單車10200輛,就數量上來看,已經比較飽和了。”據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巴州區分局車管大隊大隊長肖飛介紹,他們曾根據城市人口總數和城區面積綜合測算過,巴城共享單車的容量上限是12000輛。

  落灰已久待清理的共享單車(檸檬黃顏色)

  共享單車的普及確實給巴城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但在城市管理方面也出現了不少問題。肖飛直言,其中一個最大的管理痛點還是在于部分市民騎行后亂停亂放的現象比較突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在共享單車企業入駐時,都會要求他們共享管理監督平臺,以便隨時查看車輛的分布情況。”除此之外,車管大隊在每條街道也安排了專門的巡查人員,隨時留意共享單車的動態,“我們還有個數字中心平臺,信息采集員一旦發現問題,反應到數字中心平臺,我們根據情況內容,給對應的企業下達整改目標。”

  車管大隊的工作人員正在清理使用頻率較低的共享單車

  元宵節前,巴城就發生過一起不少共享電單車電量不足的事件,引發市民關注。了解情況后,車管大隊立即約談了情況最嚴重的一家共享單車企業,“原來春節期間,由于返鄉人員猛增,這家企業最高峰的1天接單量竟然達到了6萬單,1臺車充1次電最多可以騎10次,所以完全屬于超負荷運轉,而且春節期間他們的部分工作人員也在休假,導致一些區域沒及時更換到電池。”肖飛說,為解決這一問題,車管大隊立即敦促企業加大了電池更換頻率,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為進一步規范地管理共享單車,巴中市城管執法局巴州區分局車管大隊制定了專門的考核機制,從1月起對入駐巴城的共享單車企業進行季度考評。“我們按照巡檢、調度、車輛擺放、突發情況響應等進行分類考核。比如突發情況響應,在城區主干道必須在15分鐘內響應到位;支干道,20分鐘;城郊,30分鐘。”在肖飛看來,共享單車的規范管理需要企業、市民與政府共同努力,“作為監管部門,我們首先會盡到監督管理職責;其次,共享單車企業也要履行相應社會責任;同時,我們也呼吁市民文明騎行、有序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