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立人:青銅人像發型的秘密
另一對頗受關注的文物,是一大一小的銅立人。三十多年前,三星堆祭祀坑的青銅殘骸中,專家們將攔腰砸斷的一尊人像拾出修復。幾年之后,一尊高達1米8(加上高臺通高2米62)的青銅大立人重新站了起來,成為現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被稱為“世界銅像之王”。而金沙出土的小立人像,體態矮小,人物高度僅14.6cm。
![](http://n.sinaimg.cn/sc/crawl/85/w370h515/20210321/2d0f-kmrcukz4402947.jpg)
三星堆立人
這兩個銅人的基本造型和神態相似,同樣雙拳中空,似乎手握一件物品,神情肅然地站在高高的地方,好似正在主持一個神圣而重要的儀式。他們的臉形也大致類似,都為方頤,耳垂皆有穿孔。
仔細觀察,兩者之間又有許多差別。最明顯的差距是,三星堆大立人高大挺拔,頭戴高冠,大眼直鼻,身著窄袖與半臂式三層衣;金沙小立人體態矮小,橄欖形大眼圓睜,嘴如梭形,微微張開,頭戴圓渦形冠,服飾則為單層中長服。
此外,三星堆大銅立人發型為笄發,頭上梳扎發髻并用發笄將其固定;金沙小立人發型則為辮發,腦后拖著三股辮發組成的長辮。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孫華曾對青銅人像發飾做過分析,他發現三星堆的統治階層分為辮發和笄發兩個族群——辮發代表掌握行政權力或軍事權利的世俗貴族,笄發代表掌握祭祀等宗教權利的神職貴族。而到了金沙遺址,青銅人像只見辮發。
![](http://n.sinaimg.cn/sc/crawl/218/w429h589/20210321/6caf-kmrcukz4402989.jpg)
三星堆面具之笄發族
孫華認為,這種變化或許解釋了三星堆王國的衰落。在三星堆晚期,掌握世俗和神職兩大事務的族群,可能出現了權力分配失衡的現象。笄發族群開始強化權力,以神的名義將絕大多數財富集中到他們掌管的神廟中,并用這些財富制作了巨大的青銅神像等。
受到排擠的辮發族群為維護其地位,通過在行政、軍事和外交方面的資源,引入盟軍戰勝對手。最終,三星堆古城在這場激烈的沖突中被毀。在內部沖突結束后,城池可能已是一片廢墟,獲勝的辮發族群不得不轉移到成都金沙等地。
從這些文物的相似和不同可以看出,金沙和三星堆有著同樣的神權價值符號和信仰體系,兩者之間也存在著政權、王權與神權的興衰更替與中心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