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協會組織達成的壟斷協議,嚴重排除、限制了成都地區散裝水泥市場的競爭,使落后產能不能及時淘汰,不利于行業長期發展。
其次,四川省水泥協會組織六家水泥經營者對不接受價格上漲的下游企業采取斷供措施,加重下游企業負擔并造成水泥供應緊張。
立案調查開始后,四川省水泥協會在明知其行為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情況下,沒有主動消除或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
因此,四川市場監管局決定,責令四川省水泥協會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罰款50萬元。
今年1月披露的信息顯示,四川雙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被免予行政處罰,其余五家企業分別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2016年銷售額的1%-2%不等作為罰款。
據界面新聞統計,這六家企業累計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金額總計5931.13萬元。
此前也有水泥企業因壟斷行為而遭受處罰,但水泥行業協會遭受處罰尚屬首次。
2014年,吉林亞泰集團水泥銷售有限公司、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冀東水泥吉林有限責任公司三家水泥企業,因協商約定水泥價格、實時價格壟斷,被處以總額超1.14億元的罰款,創造了水泥行業巨額罰款的記錄。
這一記錄在今年初被刷新。
今年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處罰決定稱,根據企業實名舉報,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19年4月對淄博當地七家水泥生產企業,及它們聯合組建的聯合公司進行了處罰。
經調查,2021年1月28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這八家涉案當事企業依法作出沒收違法所得8657.2萬元,并處以2018年度銷售額2%的罰款計1.41億元的處罰,處罰金額共計2.28億元。
處罰決定顯示,這八家涉案企業依次為淄博聯合水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山東寶山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東華水泥有限公司、山東山鋁環境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魯中水泥有限公司、山東崇正特種水泥有限公司、淄博山水水泥有限公司、臨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