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3月20日電 題:6座“祭祀坑”的發現意味著什么?——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解讀三星堆遺址考古發現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王鵬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三星堆遺址,一直被視作中華文明長河中一顆閃耀的星。

  20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通報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重要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圍繞本次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的重大成果和重要意義、考古發掘工作的亮點,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6座“祭祀坑”發現罕見文物

  問:本次三星堆考古發現的亮點和成果有哪些?對于我國考古工作的開展有何重要意義?

  答: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十三五”期間,四川省持續開展三星堆遺址考古調查發掘,經過多年持續努力,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的“祭祀坑”, 其中發現的青銅方尊、大型青銅面具以及雕刻有菱形紋飾的象牙小飾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新發現。具體來說,這次新發現有以下幾方面重要意義:

考古現場(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考古現場(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

  第一,將豐富和深化我們對三星堆文化的認識。1986年,三星堆遺址發現1、2號“祭祀坑”。30多年間,學界對于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從未停止,也提出很多疑問、展開很多討論。此次三星堆遺址在同一區域的考古新發現,更加豐富了三星堆遺址的價值內涵,將會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三星堆文化全貌,推動三星堆文化研究取得更大進展。

  第二,有助于加深我們對于成都平原與其周邊地區文化關系的認知。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充分體現了古蜀文明、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模式的重要實物例證。1986年以來,在四川盆地及其周邊的湖北、陜西、云南、甘肅等地,都有不少新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由此,我們可以把這次三星堆遺址考古的新發現,放在一個更寬闊的時空框架內進行分析、比較研究,更加清晰和深刻地了解三星堆文化的歷史源流,更加準確地解讀長江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有助于解決學界對三星堆文化以及“祭祀坑”性質、文化內涵、斷代研究等關鍵性的問題。比如,如何理解幾座“祭祀坑”的關系?是同時期還是有年代上的差異?特別是伴隨碳14測年技術的不斷進步,結合此次考古發掘,我們可以采集系列測年樣本,對每座“祭祀坑”能有一個具體的時間概念,對三星堆文化的年代進行更準確的斷定,這也將有助于在未來進一步揭示三星堆文化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