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調查:

  大部分地區公共自行車遇冷 小部分地區依然堅守

  3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成都府城大道與成漢南路交界口的一處有樁單車站點,只見10余輛有樁單車安靜地停放在卡扣內,把手和座椅都布滿灰塵,有的卡扣甚至被塞進了紙片。旁邊豎立放置的一個藍色“成都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屏幕黑暗,無法操作。

成都城區某街頭的有樁單車,操作系統已無法使用成都城區某街頭的有樁單車,操作系統已無法使用

  而這個點位附近停放的各色掃碼共享單車,在不到半小時內便被陸續騎走。

  記者隨后陸續走訪天久路、交子大道、金融城等附近的幾個有樁單車點位,情況大都相同。在天暉路的站臺上,還貼有“公共自行車使用流程”以及辦卡方法。“我在這附近上班,真沒注意過還有這種公共自行車?!币晃宦愤^的市民告訴記者。

成都城區某街頭的有樁單車站點,已布滿灰塵的有樁單車旁停著一輛剛剛使用過的掃碼單車成都城區某街頭的有樁單車站點,已布滿灰塵的有樁單車旁停著一輛剛剛使用過的掃碼單車

  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0年底起,成都市金牛區和成都高新區先后開始試點公共自行車服務,并投放了大量有樁單車,由此拉開了成都公共自行車的發展大幕。但六年后,2016年,成都卻暫停了有樁單車的繼續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