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延伸:
面對市場的變化 政府該有所為有所不為
伴隨有樁單車的漸漸退出,使用更為便捷的掃碼單車成為市場主流,但這一市場迭代的背后,一些列的城市管理問題也將地方相關部門推上了抉擇的十字路口。
面對掃碼單車的崛起,眉山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政府應該順應市場規律,及時關停有樁單車,節約公共資源,但在關停的同時,要妥善解決好押金的退還問題和單車的再利用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就退出單車的處理問題,目前該局正在公開征集市民意見,“無論怎樣,都要傾聽市民的聲音”。
“對于掃碼共享單車也不能放任不管。”資陽市城管行政執法局直屬一大隊負責人唐毅告訴記者,該市主城區的掃碼單車數量一度超過23000輛,帶來了亂停亂放,擠占公共出入口、人行道等問題,最后該局通過行政干預,開展了多項專項行動,才控制住了車輛數量,凈化了城市公共空間。
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巴州區分局車管大隊大隊長肖飛認為,除了嚴控數量外,還要加大對企業的日常監管,據悉,為了防范掃碼單車的無序投放,該局明確,入駐該市的單車企業須共享其管理監督平臺,以便隨時查看車輛的分布情況。
“盡管掃碼共享單車代表了潮流,但也要保持冷靜?!弊载暿谐鞘泄芾硇姓谭ň窒嚓P負責人認為,掃碼共享單車并不是適應每一個城市,自貢主城區地勢起伏較大,由于歷史原因,城市內老舊小區多,道路狹窄,非機動車道缺乏,城市擁堵,為了保障城市的有序運轉和市民出行安全,自貢便婉拒了掃碼單車的進入,取而代之是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等城市新區建起時再引入掃碼單車。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達州,由于城市內橋梁、隧道眾多,特別是老城區道路路窄多坡,達州一度叫停了掃碼共享單車的投放。
“無論是有樁單車,還是掃碼單車,都是方便群眾綠色出行的有效工具,無論是引入掃碼單車,還是婉拒掃碼單車,都是政府本著地方城市管理大局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康角度做出的慎重決定?!泵滓卓h城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認為,面對形勢的變化和市民需求的增加,政府還可以走得更深遠一點。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掃碼單車的興起,米易縣也曾面臨著有樁單車去與留的考慮,但2018年,當地根據大城市掃碼共享單車的原理,投入資金,升級了有樁單車的使用系統,把刷卡有樁單車變為了掃碼有樁單車,僅此一小小的改動便扭轉了有樁單車的局面,截至目前,該縣有樁單車的騎行次數已達430余萬次,每天騎行平均次數約為1900次,月活躍人數為6000余人次,“一舉多得,多方收益,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