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目前,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正在繼續進行,已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3月23日,三星堆遺址的年代測定對外發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對三星堆6個坑的73份炭屑樣品使用碳14年代檢測方法進行了分析,對年代分布區間進行了初步判定:三星堆4號坑年代距今約3200年至3000年,年代區間屬于商代晚期。目前三星堆遺址發掘進展順利,已出土500多件文物。

  3號坑:最大青銅尊初露尊容

  三星堆新發現的6個坑風格各異,3號坑是目前發現器物最多的一個坑,有數量豐富的青銅器,還有一些是此前未見過的獨特造型。其中一件被考古隊稱為“奇奇怪怪銅器”的器物,它有銅絲裝飾的圓盤、上面有四根獸面紋立柱,立柱上端坐著一個比例怪誕的青銅人。下一步,考古人員將繼續發掘,弄清這件青銅器的全貌后再定名。

  此外,3號坑還發現了一件青銅尊。目前,這件青銅器已經轉運至修復館,文保專家正在對其進行浮土清理工作,銅尊上的紋飾逐步顯露。經測定,這尊銅尊高度達70多公分,是迄今為止三星堆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尊。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副主任郭漢忠介紹,這件青銅尊在埋藏前已經被砸壞,所以通過箱體將銅尊取出后,倒放在操作臺上,讓底部的膜來承受整體的壓力。對于銅尊缺失的部分,未來也將通過泥塑、制膜等方式進行修復。郭漢忠預計,在完成表面清理、取樣、尊內CT探明、清理矯形等環節之后,需要半年時間來修復該尊。

  目前,3號坑最上方還有127根象牙,后續將開始進一步的提取工作。

  4號坑:條狀金器全貌令人期待

  4號坑也是近日頗受關注的一個坑。在22日的發掘中,4號坑一件條狀金器已經顯露,看起來體型不小。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需要將壓在上面的陶器先清理提取后,才能提取這件條形金器。在緊鄰4號坑的1號坑中,曾出土過長度1.42米,重500克的金杖,這令大家對4號坑的金器的面貌充滿期待。

  此前,4號坑還發現了37根象牙,其中一根象牙已于21日被完整提取,并送往文保中心進行保護和修護,其余象牙繼續覆蓋在保濕層,為下一步提取做準備。文保人員介紹,此次三星堆考古發掘啟動之初,根據此前的勘察,預判可能會出土象牙,因此文保中心與國內其他相關研究單位共同研發了一種新型的鎖水保護材料,待象牙進行清洗后,經過殺菌、消毒,就會把這種材料覆蓋在表面對象牙可以進行鎖水保護。

  5號坑:金箔片或存在排列組合關系

  5號坑在6個坑中面積最小,卻是目前發現最多金器的一個坑。在現場可以看到,5號坑內滿是圓形金箔片。22日,考古隊員曾從坑內提取了一枚金箔片,送往實驗室進行紅外高光譜成像掃描,輔助文物修復人員的后續修復。

  不過,目前已經暫停對這些圓形金箔片的提取。考古人員發現,這些金箔片和周圍散落的玉器、牙雕等,可能存在著某種排列組合的關系。它們是否能組成一件完整器物?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此外,一件長30厘米的鳥形金飾片已轉至文保中心,修復后展現出了鳳凰、孔雀般的典型尾羽特征,這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唯一鳥形金飾片。另一件魚形金飾片仍在修復中。此前,5號坑出土的金面具成為這次最受關注的新國寶之一。目前。金面具已修復過半,剩余脫落部分仍在修復。

  23日, 5號坑還成功提取出一枚橢圓形玉器,玉質較好,無孔。

  6號坑:暫未發現絲蛋白

  22日,6號坑已經發掘到90厘米左右。此前,考古人員發現的一件此前未見過的箱子狀的器物,其長度和6號坑的寬度一致。考古人員對6號坑的土樣進行了監測,暫時未發現絲蛋白的存在。目前,仍在對其余土樣進行檢測,看是否存在脂肪或酒類物質。

  6號坑和7號坑有部分重疊,考古專家將之稱為“有打破關系”,并推測7號坑的年代應該早于6號坑。目前,7號坑仍處于挖填土的階段,圖層剖面已經露出。

  8號坑:發現諸多建筑物構件

  8號坑是三星堆遺址目前發現面積最大的坑。8號坑坑口長5.1米,寬38米,面積約19平方米,約為5號坑的5倍。目前,8號坑已經清理至第六層填土。再往下發掘30厘米左右,將達到器物層。在開始揭露的灰燼層中,部分位置已經開始暴露出器物。目前,可以明顯看到坑內有一件很大的石戈。現坑內有9件這樣的石戈,最大的一件約長40厘米、寬15厘米。

  8號坑灰燼層含有大量的碳屑、燒骨渣、紅燒土碎片,還有一些小件銅渣、玉石屑等。專家認為,很可能是當時人們在祭祀時,把一些祭祀用品倒入坑中,再將火燒過的灰燼倒入坑內形成。此外,8號坑發現了3塊石板,以及大量較大體積的紅燒土塊,8號坑被認為很可能是祭祀的神廟遺跡被燒毀之后再整體填埋。

  此前,經過金屬探測和探地雷達的掃描,推測8號坑內可能存在大量金屬類文物,預計后續8號坑將有重磅發現。這些金屬類文物是什么?將有多大的數量?同樣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