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衛生健康委公布2020年四川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其中有不少和群眾看病就醫息息相關的數字。□白華宇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石小宏
診療
總診療量下降,線上醫療需求加大
去年9月,年過六旬、身患糖尿病的李麗,通過手機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互聯網醫院掛了專家復診號,專家在線為她診療、開處方,藥品也通過快遞方式送到了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全省總診療量下降。2020年我省醫療機構總診療5.12億人次,相比上年減少8.53%,住院人數也較上年減少225.18萬人次,為1756.13萬人次。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病床使用率75.67%,與上年相比下降9.53個百分點。
疫情等因素使得線上診療服務需求增大,加快了我省信息化、數字化醫院的建立,線上診療服務得到優化。截至2020年12月,全省已經審批設置59家互聯網醫院,其中在去年就審批設置了40家,去年我省有120.01萬人次接受了遠程會診,尤其有效緩解了偏遠地區、貧困地區群眾“看病遠、看病難”問題。
機構
撤鄉并鎮因素影響,醫療機構減少
2020年下半年,全省持續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村級建制調整兩項改革,許多地區的鄉鎮衛生院數量隨之減少。2020年底,全省醫療衛生機構達8.28萬個,因撤鄉并鎮因素比上年減少964個。
在2020年,我省超過2.94億人次選擇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基層醫院總診療人次占比較上年增長0.88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105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284個鄉鎮衛生院以及54202個村衛生室。基層醫療整體規模和水平的提升,讓群眾更傾向于在基層醫院首診。以綿陽市為例,當地著力優化基層醫療資源配置,綿陽市安州區在原沸水鎮并入雎水鎮后,率先在雎水鎮探索推行“鄉鎮衛生院+養老院+社區”模式,成立綿陽市首家鄉鎮醫養機構。
醫療機構雖在減少,我省醫務人員的規模卻在擴大。2020年末,全省衛生人員共有82.69萬人,與上年相比增加3.26萬人,增長4.10%,其中鄉村醫生和衛生員達到5.71萬人。
費用
醫療費有所上升,居民用藥成本穩定
2020年,全省醫院次均門診費用、住院費用分別為297.65元和9087.77元,增幅較上年分別提升6.49%和2.86%。
不過,醫院門診藥費占門診費用的比例卻在下降:通過持續推動一系列醫藥改革措施,全省醫療機構藥品價格控制有力,居民用藥成本相對穩定。例如成都市在全面實施藥品采購“4+7”試點工作以來,通過組織開展分級分類培訓要求醫生優先選用采購試點中選藥品,采用相關藥企將中選藥品信息價格直接掛網、指定核算采購“紅線價格”等方式,讓患者按照中標價購買采購方案涉及的多個藥品品種,讓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了52%,單品藥品最高降幅超過了90%,緩解了群眾“看病貴”問題。
2020年,我省醫院門診藥費占門診費用的33.78%,與上年相比下降1.74個百分點;醫院住院藥費占住院費用的23.58%,與上年相比下降1.55個百分點。而在去年,我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次均門診費用分別為123.72元和59.46元,漲幅相較前一年分別上升16.6%和8.62%,漲幅相對比較明顯,但基層醫療門診和住院費用水平依然大幅低于綜合醫院。
生育
超22萬二孩降生,婦幼服務提供保障
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75萬人,出生率10.70‰,自然增長率為3.61‰,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7.7。同時,2020年,全省辦理生育登記53.55萬例,其中二孩生育登記22.02萬例,占41.13%,更多的四川人選擇組建四口之家。
婦幼健康服務水平的提升是無數家庭喜迎二孩的重要保障。去年,全省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83%,其中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71%,較上年提高0.12個百分點。全省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5.52%,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95.83%。
新冠肺炎疫情讓我省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錘煉,未來我省將進一步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水平。四川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已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防控救治體系,同時,在“十四五”時期,計劃建設省公共衛生綜合臨床中心及一批公共衛生風險智能監測點,加強遠程指揮中心建設。